激光制造商情:朱教授,您好,很高興你能接受我們的采訪,您是湖北省暨武漢激光學會理事長、武漢·中國光谷激光行業協會會長等職務,首先請您簡單介紹下這兩個學/協會基本情況?
湖北省暨武漢激光學會是一個學術交流平臺,是由湖北省激光領域的研究單位、大專院校和代表性激光企業組成的社會團體組織,目前有單位會員56 個。其主要任務是承擔和組織湖北省激光行業的學術交流活動。武漢·中國光谷激光行業協會是一個激光行業企業家交流的平臺,主要由武漢中國光谷的激光企業組成,目前有企業會員74個。其主要任務是促進湖北省激光產業的發展。由于歷史上的巧合,這兩個社團組織幾乎在相同的時間進行屆滿改選。2008年我當選為第六屆湖北省暨武漢激光學會理事長和第二屆武漢·中國光谷激光行業協會會長,這為我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激光制造商情:湖北省暨武漢激光學會、武漢·中國光谷激光行業協會為推動湖北激光事業的發展做了大量辛勤的工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朱教授,在您看來,這兩個學/協會在促進湖北激光產業的發展中扮演著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成績談不上,但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歷史的責任感。剛才說了,由于歷史的巧合,讓我同時擔任了激光學術組織和激光企業組織的主要負責人,使我有將學術機構與行業機構一體化運行的機會和條件,現在武漢中國光谷激光行業的產、學、研結合得非常好,主要得益于我們的學會和協會是一體化運行的。我們給自己民間組織工作的主要標準是“在政府面前,代表企業;在企業面前,代表政府”。這需要我們及其了解企業的情況,同時也要非常了解政府的相關政策。會員是學會、協會的生命,一切工作都必須從會員出發,代表會員的根本利益。會員的根本利益就是“生存與發展”。圍繞湖北省激光行業的生存與發展,湖北省激光學會主要在“五個相結合”上,做了一些工作:
(1)將學術活動與行業發展相結合
湖北省激光學會的學術活動總是圍繞國際上最前沿的激光技術和激光應用展開,總是將科學家和企業家一起開展學術活動。企業家經過科學家長期的學術熏陶,終于認識到“不知道學術發展的方向,企業就沒有明天”。這就是為什么2010年召開的“中德激光研討會”上,很多企業家雖然英語不好,但都能全程堅持聽報告的原因。
(2)將高新技術產品與行業規劃相結合
湖北省激光學會組織專家根據各個企業會員不同的基礎,建議其發展不同的高新技術產品,同時建議將這些新產品納入省市的科技發展規劃。這樣,企業發展方向明確,省市的科研項目也有落地之處。例如:武漢凌云光電公司的發展,就是激光學會建議其以半導體激光器及其應用為核心技術,并在省市得到課題支持。
(3)將國家科研平臺與行業的發展相結合
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充分利用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及武漢地區科研單位的綜合技術優勢與行業內企業的研發與工程化、產業化和市場的優勢和能力,通過集成綜合優勢,提升行業整體的規模生產和技術研究能力,提升行業龍頭和骨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維護本行業的合法權益,促進激光行業的發展。
充分發揮國家平臺的作用,先后向湖北省、武漢市政府有關部門提出了相關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如:“湖北省及武漢市激光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武漢市激光加工重大裝備產業化規劃”、“武漢市激光產業振興工作方案”等。組織了武漢地區一批激光核心企業共同申報和承擔了國家科技部支撐計劃“工業激光器及其裝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項目”, 協助東湖高新區組織制定了激光產業發展規劃、確定了一批重點支持項目、組織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等,很好地發揮了學會組織與協調作用,有力地推動了武漢光電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以國家科研平臺和行業龍頭企業為基礎,湖北省激光學會成立的“湖北省激光裝備制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湖北省激光醫療器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得到了湖北省科技廳的認同,為湖北省激光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4)將行業人才培養與行業發展相結合
激光學會重視人才引進,構建行業內培養專業人才新模式。根據工業激光裝備的發展規律引進人才與技術,有目的通過幫助創業,引進高層次領軍人才,如:中組部千人計劃獲選者閆大鵬博士;東湖開發區“3551”人才計劃資助者王鋒等。閆大鵬博士的引進,使我國在兩年內實現了光纖激光器的國產化并投入批量生產,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王鋒博士的的引進,實現大功率、高效率半導體激光器的光纖耦合并產品化,為國際先進,國內唯一。
通過技術學校,培養行業的基礎技術人才。利用武漢東湖光電學校地處光谷腹地,又是專門培養光電基礎技術人才的基地,通過在東湖光電學校召開理事會,穿針引線搭建了校企之間、用人與培養人之間的平臺,“量體裁衣”、提前預定等方式,逐步建立起行業的人才鏈。
(5)將國際交流與行業發展相結合
在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開展以促進和推動武漢激光行業進步,提升武漢光谷激光企業整體實力,以創新為目的學術交流活動與對外合作。近幾年,著重加強了與俄羅斯、德國、法國等激光研究和產業化較先進國家的合作與交流。如:武漢華俄激光工程有限公司、武漢嘉銘激光有限公司、武漢奔騰楚天激光設備有限公司、武漢銳科光纖激光器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等激光企業,通過中俄、中德、中法的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與國外高端激光公司或研究所開展合作開發、或引進人才和技術、科技成果的高位嫁接、或在漢成立合資公司等形式,使武漢激光產業從量變到質變,真正代表了國家競爭力、具備國際競爭力。大大地提高了武漢激光產業在國內的知名度和顯示度、提升了武漢激光產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使武漢光谷“中國激光制造”成為國內機械、汽車、電子、鋼鐵、冶金、輕工等行業提升本領域的制造水平、產品質量、促進傳統產業發展的首選重要裝備。
通過國際交流,幫助企業提升現有人才整體水平。組織激光企業到國外著名的慕尼黑國際光電激光展、印度國際機床工具展、莫斯科國際光電子展會上參展、集體亮相、打造武漢中國光谷的整體形象,為企業提供一個與國際民間科技交流和技術合作的平臺,更重要地宣傳武漢地區激光產品和技術。水平的提升與高新技術的產業化統一起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