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啟濤博士,現任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董事副總經理,德國分公司總經理,同時兼任深圳技術大學中德智能制造學院院長,廣東省光學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激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
進入2019年1月份,呂啟濤博士受邀接受本刊訪談,與本刊采編進行了交流,深入談及了目前中國激光發展的概況,特別剖析了海內外超快激光技術與市場的趨勢。相信會為廣大讀者與相關企業提供建設性的指導。
總結2018年激光市場行情
大族激光是國內激光企業的龍頭,也是國內激光市場發展的風向標。2018上半年大族激光業績51億,同比下降7.75%,大出行業意料,同時也引起對激光行業下滑的擔憂,特別是還有貿易戰的紛擾,整個下半年都是在其陰影下度過。大族在第三季度發力沖業績,希望填平負增長。初步估計,2018年大族激光整體的業績與前一年持平,利潤也略有增長。具體數據還需等待證券平臺正式發布。
呂博士認為,縱觀整個2018年,激光行業發展亮點有幾個:一方面是PCB行業發展形勢非常好,大族數控的各項經營指標都創了歷史新高;另一方面是激光鈑金加工裝備行情保持不錯,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的增長超過30%。再就是在微加工方面,與手機行業、電子行業相關的應用市場還是不錯的。
然而個別行業未達到預期,比如人們期待已久的動力電池、面板顯示等應用市場。動力電池行業在前幾年經歷了爆發性發展后,行業競爭激烈、甚至有點無序發展,2018年進入了行業洗牌,同時前期一些國家補貼政策退出,加劇了行業調整,據有關報道全國原有超過400家動力電池企業,現在僅剩約50家,并因為資本運作出現了強者恒強、弱者出局的局面,許多中小型動力電池企業被市場淘汰,而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幾個企業占據的市場份額逐步提高。2018年汽車銷量的滯漲也讓新能源車企產能并未達到預期。大量投產但銷售量跟不上來將會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面板顯示方面,幾個比較大的企業,京東方、華星光電和深天馬等確實也是上了很多設備,這個應用需求非常大,然而國內公司提供的設備在這一年里占比不是很大,大族激光顯示事業部的業績也是沒有達到預期。
總的而言,2018年中國的激光市場是有增長的,增長放緩主要體現在第四季度,而前三季度仍然是保持了不錯的銷售量。
超快激光的技術與前景
呂啟濤博士是大族激光光源事業部負責人,該部門2018年的銷售額達到12億元(不含稅)。他解釋,實際的銷售更多,只是有些出貨合同最終驗收確認是在2019年,所以要算進2019年一季度,這種情況在許多企業都出現。2018年該部門重點發展了超快激光器,筆者在CIOE展上看到其產品首次亮相,目前推出產品有50W的紅外皮秒激光器 (<10ps)、25W的綠光以及15W的紫外產品。
呂博士是一位多年從事激光器研究的專家,他介紹了目前超過激光器的發展,不同企業做的方案有幾種:一種是全光纖的,這種產品的峰值功率和脈沖能量做不了很大,利用傳統的雙包層光纖;另一種是使用丹麥NKT的光子晶體光纖,脈沖能量可以提升很多。然而自從NKT收購了瑞士超快激光器廠商Onefive,NKT變得不太愿意賣模塊,而是更多地扶植Onefive賣激光器整機,模塊的價格大幅提升。還有一種技術方案是采用光纖種子源加上固體放大,這種方案的產品到50瓦水平是一個很好的技術平臺,從成本、技術可控性方面都是較理想的,脈沖能量也可以做到很大。第四種就是通快公司disk再生放大,這項技術比較復雜,對于50瓦以下的應用是沒有成本優勢的,而對于100瓦、150瓦、200瓦的應用有更大的技術優勢。
國內有幾家做超快激光器不錯的,比如武漢的安揚激光重點做的是超快光纖激光器,華日激光做得較早,既做固體放大方案,也做光子晶體光纖。大族激光的超快激光產品自9月份推出以來,發展勢頭不錯,已經實現了40多臺的銷售。“2019年我個人預估會有300多臺”。
當然還有很多公司在做,這里不一一提及了。
超快激光器的推出已經超過10年,而工業應用一直沒有普及,一個原因就是光源采購成本很高。自2017年國內多個激光企業進入超快激光領域,皮秒激光器價格隨之下降,超快激光的國產化道路還在進行中。
呂博士認為:“超快激光的整個應用在接下來兩三年將有較大的增長,這就類似于前些年納秒紫外激光器的情況,剛開始推出時2011、2012年沒太多人關注和使用,而在2014、2015年就開始大規模推廣了,價格也下降得非常快。同樣道理,我認為50瓦以下的皮秒激光器價格在不久會下降到25萬人民幣左右”。
因此,對于光源的廠商來說,必須把光源做得非常穩定,如果不穩定,還會經常有維修的事情出現,這個廠商的口碑會受到較大影響。“我所在的大族激光光源部,是不對外銷售激光器的,目前是自產自用。我們與國內其他超快光源廠商不存在競爭關系,愿意加強合作、共同開發高端應用市場”。
2019年激光微加工的市場預期
中美貿易團隊正在緊張談判,新一年的1月又傳出了手機、汽車等大眾消費品出貨下滑的消息,激光設備需求與制造業大環境密切相關,至于2019年國內激光市場增速能到多少,沒有人敢保證。
呂博士認為,與手機相關的激光微加工需求在2019年會有所下降,主要是因為智能手機市場接近飽和,一些廠商手機出貨也在下滑。“但我認為在一些更高端的應用以及海外市場應該是有很大的空間,但是,我看到國內企業在海外市場的開拓能力普遍不強,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中國制造業企業普遍存在海外銷售能力不足的這個問題,一方面是海外市場服務跟不上,另一個方面是產品的設計和性能未能滿足歐美市場的要求,比如國內發展比較強的金屬激光切割機,實際上在歐美國家賣得很少,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相比于外國的通快、Coherent、IPG Photonics等巨頭,我國激光企業的全球化業務拓展遠遠落后。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