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解析工業4.0:始于工廠的智能“核變”(圖)

    星之球科技 來源:先進制造2015-04-28 我要評論(0 )   

    我國制造強國建設實施三個十年三步走戰略,中國制造2025是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立足我國轉變

    傲游截圖20150428173533
           我國制造強國建設實施三個十年“三步走”戰略,“中國制造2025”是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立足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際需要,圍繞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人才為本等關鍵環節,以及先進制造、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提出了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大戰略任務和重大政策舉措,力爭到2025年從制造大國邁入制造強國行列。
      最近熱映的電影《超能陸戰隊》中,為治愈系機器人“大白”訂制紅色鎧甲戰衣的一幕,充滿未來色彩——不用親自動手,主人公只需提出自己的設計需求,電腦就能“自動”組織生產,甚至送貨上門。這樣的智能工廠已經近在咫尺!今年6月,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就將完成一條“新型智能化生產線”的搭建。屆時,將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生產服務,無論巨型機床、還是汽車、空調……都不再是千“物”一面。“我們與全球第三大軟件公司德國SAP公司合作,開發一套智能工廠演示驗證系統,并希望以此為中心,演示工業4.0核心理念。”沈陽自動化所曾鵬研究員介紹。
      面對工業4.0,每個企業的切入點都不同——制造商宣稱要讓“產品成為信息載體”,軟件提供商打出標語是“輕松相連”,工程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于智能設計和生產。按照目前業內的共識,工業4.0主要包含三大方面的內容:第一是“智能工廠”,即用智能化的方式改造生產系統和生產過程,實現生產的智能化;第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打印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第三是“智能物流”,利用物聯網等方式整合物流資源,充分提高物流效率。工業4.0的到來,將用物聯網、服務互聯網取代傳統封閉性的生產制造系統,其一個顯著特征在于,讓生產線上的產品變得聰明起來,讓傳統的制造變得越來越精準、敏捷。從這個角度上講,真正的智能化制造時代,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將不再存在。
      沈陽梵天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春偉,這位摘取了有著“工業設計領域的奧斯卡”之稱的德國紅點設計獎的民企老總告訴記者:“工業4.0最終賣的不是產品,而是解決方案。按照工業4.0的規劃,未來產品在生產出來之前,廠商依靠制造業服務業提供的大數據、咨詢、檢測等服務,就能知道這個產品的成本”。李春偉認為:“在工業4.0里,不應該只看到工廠,更要看到背后無形的東西,包括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物流、培訓、服務、銷售體系。這恰恰是沈陽由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身迫切該做的事。”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實施“中國制造2025”,要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對此,北方重工集團公司董事長耿洪臣表示:“這既表明了政府打造中國版工業4.0的決心,也給中國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由大到強,這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目標,需要每個制造業企業共同努力”。可以預見,在這一進程中,無數傳統行業界限將被打破,產業鏈將分工重組,由此迸發的生產力將堪稱顛覆性。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