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鼓樓醫院肝膽外科成功地在光韻達3D打印技術指導下完成一例復雜的肝臟巨大腫瘤切除手術。
這是光韻達(股票代碼:300227.SZ)控股子公司上海光韻達數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設計制作的3D打印模型成功輔助醫療團隊完成復雜手術的又一標志性案例。
在此之前,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結合上海光韻達數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3D打印技術,曾精確的完成了我國首例"拼肝"手術,繼東方衛視報道后在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
該手術于南京鼓樓醫院肝膽外科成功實施,根據先進的3D打印技術的指導,對肝臟中的巨大腫瘤進行切除。在手術中起到重要作用的3D打印模型由上海光韻達數字醫療的技術團隊根據患者的CT數據重建而成,該模型實現患者的肝臟、腫瘤和肝內大血管以三維實物的形式呈現在醫生面前,使得醫生術前精確評估病變范圍與附近臟器織的三維空間關系,制定詳細的手術規劃,設計手術入路,極大提高了手術的精準性,最大限度降低了手術風險與并發癥。
患者為一名老年男性,63歲,2個月前患者在體檢時發現肝臟右葉巨大腫瘤。為求治療,患者來到鼓樓醫院江春平主任門診處就診。經診斷,江主任認為該患者肝臟巨大占位為惡性腫瘤,唯有手術切除才能挽救患者生命。然而,由于 CT 影像學資料僅能提供二維圖像,評估腫瘤在肝內的空間位置及其與大血管的關系較為困難,面對這一難題,肝膽外科專家團隊創新性的決定采用先進的3D打印技術來進行手術規劃。
經過多方篩選,最終,醫院決定與上海光韻達數字醫療合作,由院方提供病人CT數據,光韻達數字醫療設計團隊根據患者肝臟的CT數據,首先建立整體的肝臟模型,隨后根據病人的腫瘤特點,確定CT數據中腫瘤的位置所在,進行腫瘤的擦除以及其三維重建,進而根據增強的CT數據進行血管的重建,最后使得肝臟、血管及腫瘤以實物的形式呈現在醫師的眼前,從而使得制定詳細的手術規劃成為可能。
患者手術如期展開,手術團隊根據3D模型的術前規劃成功完成了這一高難度手術。3D模型為手術的關鍵步驟提供了直觀的導航,通過精確定位病灶和血管,最終手術既成功切除了重達3公斤的巨大腫瘤,又保留了患者S7、S8段的部分健康肝組織,圓滿完成了手術的既定目標。
由于手術保留了患者的功能性肝實質組織,患者術后恢復非常順利,從術后第二天即開始飲水并逐漸過渡至正常飲食,第三天就開始下床活動,最終患者痊愈出院,精神抖擻地回家繼續休養。
江春平主任表示,目前在我國將 3D 打印技術應用于肝切除術前規劃的案例還較少,此次的病例在江蘇省尚屬首次報道。
隨著一個個成功的案例的實現,3D打印技術在肝膽外科的應用空間將逐漸開闊。未來,3D打印技術將被逐步應用于醫療領域的手術規劃、精準手術和個性化植入物設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