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資本市場

    解讀3Dsystems全產業鏈并購與經營的借鑒意義

    星之球科技 來源:華融證券2016-01-17 我要評論(0 )   

    公司注冊地為美國特拉華州,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11年公司轉板至紐交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公司擁有近千項專利,成長為全球最大的3D打印企業。

      3DSystems是全球領先的3D打印設備、服務、材料提供商,1984年公司創始人CharlesW.Hull發明了SLA(光固化成型)技術,1986年成立了3DSystems公司并致力于將該技術商業化。1988年公司賣出了第一臺基于SLA技術的3D打印機,此后的幾十年中推出了各種型號的3D打印機,售價從幾千美元到幾百萬美元不等,包括適合辦公室和家用的桌面機及適合工廠應用的工業機。公司注冊地為美國特拉華州,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11年公司轉板至紐交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公司擁有近千項專利,成長為全球最大的3D打印企業。
     
     
      橫縱向并購助公司快速成長
     
      3DSystems的歷史是一部3D打印全產業鏈并購史,早期公司通過并購擁有技術專利的公司取得更多3D打印的技術專利,并將這些技術專利進行商業化運作。從2009年以后,公司在橫向并購與公司業務相近的設備生產企業之外也開始大量增加對上下游產業鏈的縱向并購。通過并購,該公司在3D打印領域取得了原創技術;通過公司的商業運作經驗,公司成功的將多項3D打印技術商業化;通過縱向的上下游產業鏈并購,公司的協同效應得以增強。
     
     
      3D打印全產業鏈經營
     
      公司能夠提供基于SLA、SLS、DM、MJP、CJP、FTI、PJP技術在內的各種類型桌面及工業3D打印機,同時提供相應的材料及軟件服務。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億美元,同比增長27.32%,201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億元,同比增長11%。2014年公司實現凈利潤1161萬美元,同比下滑73.6%,201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凈利潤-2688萬美元。從各產品盈利能力看,打印機銷售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而材料是公司主要的毛利來源。分地區收入構成看,美洲地區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地,近年來歐洲、亞洲成為公司新的收入來源地。
     
      借鑒意義
     
      ·通過并購取得眾多原創關鍵技術;
     
      ·并購的同時注重產業鏈的完整性;
     
      ·商業模式有借鑒意義,資產規模不斷擴大;
     
      ·快速并購可能存在一定的弊端;

    轉載請注明出處。

    3D打印企業向并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