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獨家報道

    “工業4.0”風聲壓境 專家扎寨深圳“指路”

    Johnny Lee 來源:激光制造網2016-03-10 我要評論(0 )   

    就在全球智能制造技術疾速推進的熱潮中,工業4.0技術也躍然而起。根據世界經濟發展趨向,工業4.0已成為全球工業發展的客觀趨勢和風向標。對于“工業4.0”技術,世界上主...

    就在全球智能制造技術疾速推進的熱潮中,“工業4.0”技術也躍然而起。根據世界經濟發展趨向,“工業4.0”已成為全球工業發展的客觀趨勢和風向標。對于“工業4.0”技術,世界上主要工業發達國家都在大力推廣和應用。發展“工業4.0”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德意志聯邦的工業為什么顯得那么牛?!是因為德國工業企業既可以滿足消費者高度個性化的需求,也能夠對變化的市場需求和原材料供應變動做出及時的反應和調整。更重要的是,現代生產制造方式能夠將員工從過去程序化的工作中進一步解放出來,從而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具創造性的工作中。這就是他們的“工業4.0”戰略得以實施,智能制造技術全面普及的必然結果。

    美國依靠什么控制全世界?是她的價值觀?是她的軍隊?還是她的跨國公司?都不是!那么到底是靠什么呢?是靠高新科學技術!當前,主要是靠智能化高新科學技術,特別是智能化信息科學技術。

    無標題_副本

    對于中國來說,實施“工業4.0”或智能制造的必要性在哪里呢?顯然,當前“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以及“在新一代移動通信、集成電路、大數據、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趕超先進,引領未來產業發展”等戰略,都與“工業4.0”所描繪的制造業未來發展趨勢吻合。

    與此同時,中國制造業已經占據全球制造業20%的比重,但大而不強,中國迫切需要更高層面的創新來推動發展,“工業4.0”戰略對中國來說正當其時,有助于中國跨越式的發展,解決經濟轉型面臨的種種難題。

    “工業4.0”是高科技發展的產物,意在工業制造達到智能化水平,從而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我國在去年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這是中國邁向“工業4.0”的第一步。

    02_副本

    在當前全球高科技壓鏡的態勢下,我國“工業4.0”的發展領地在哪里?如何引領行業發展?

    為了推動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由廣東省深圳市儀器儀表與自動化行業協會主辦、深圳市星之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二屆亞洲(深圳)國際工業4.0展暨論壇,將于2016年5月19日-21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以期通過本次展會,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中國制造業優勢,提升資源和能源利用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國家整體競爭力。從而推動<<中國制造2025>>戰略目標的實現和工業4.0技術的快速普及。

    會議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姚建銓、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專職副理事長吳幼華榮擔任會議榮譽主席;廣東省儀器儀表學會秘書長袁鴻、深圳大學光電工程學院教授田勁東、深圳市儀器儀表學會秘書長邵火擔任執行主席;深圳市儀器儀表學會副會長、深圳市儀器儀表與自動化行業協會監事長樊寬林、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助理校長、深圳市傳感器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學金、深圳市儀器儀表與自動化行業協會副會長、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吳志敏擔任執行副主席;深圳市儀器儀表學會副秘書長黨英杰、南京自動化及儀表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仁和擔任大會秘書長。

    會議大伽云集,行業精英聞訊而止。以劉人懷、姚建銓院士為主體的專家演講團將扎寨深圳,圍繞什么是“工業4.0”、“工業4.0”具有哪些核心特征、“工業4.0”的愿景是怎樣?進行“破解”;自動化生產圍繞工業機器人+數字控制系統,再實行工業化生產進行解讀;并就如何抓住當前機會和政策,提出良性化建議。

    轉載請注明出處。

    工業4.0中國制造2025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