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編輯推薦

    常州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復活”89處歷史建筑

    來源:zhong5.cn2016-11-17 我要評論(0 )   

    去年6月,常州成功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這座江南古城中,遺存豐富,但保護難度也不小,如何讓這些隨時可能消失在現代叢林里

     去年6月,常州成功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這座江南古城中,遺存豐富,但保護難度也不小,如何讓這些隨時可能消失在“現代叢林”里的歷史建筑保存下來,常州市規劃部門嘗試了一次有益探索。

      常州新市路一個不起眼小角落,有座古樸園子名叫“暫園”,連很多本地人都并不知道,這里其實是建于民國時期的唐氏祠堂,我國近代印刷業先驅、著名書法家唐駝先生就生活于此。沉寂了近百年的園子,最近迎來了一幫“特殊”的客人。

      2008年,暫園被列為“常州市歷史建筑”,到2013年全市一共公布了226處“歷史建筑”。自從去年常州成功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后,規劃部門就開始著手啟動一項前所未有的測繪工程。

      “平常我們的測繪都是在大地上,所有都是跟地面有關,而這次的測繪是深入到每個建筑的細節,比如說一個墻頭、一個窗戶,或者哪怕是門上的一個鈴。”常州市測繪院副院長張云青介紹說。

      常州歷史建筑的風貌秉承了江南建筑的特點,細節精致豐富,用普通的全站儀,只能還原出一些相對棱角分明的結構,當處理更復雜的雕花外飾細節時,比如暫園的這一對屋脊龍吻獸,就要用上“新武器”了。

      運用三維激光掃描,五分鐘左右就能完成360度立體成像,解決了異形建筑的測繪難題,這也是常州首次在古建測繪領域應用這項先進技術,在全省范圍也走在前列。
     

    “用最精準的方法把歷史建筑測繪下來 描述下來。然后就是建立一個檔案留給后人,哪怕它已經損毀了,那我還可以把它復原出來。”張云青表示,即便引進如此先進的儀器,完成一幢歷史建筑的測繪,還是需要4到5天,大型的院落要長達15天時間,所有的耐心都是為了追求真實,既忠實歷史,又賦予它嶄新的視角。經過后期電腦加工,塵封已久的暫園“復活”了鼎盛時期精美的外觀輪廓,連一些肉眼都難以察覺的雕飾,也得以清晰再現。

      常州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全市226處歷史建筑的測繪工作,第一期89處歷史建筑測繪已經在今年10月底完成,這些數據都將輸入“常州歷史文化資源信息庫”。

      在這里,從常州的文化遺產到古樹名木,所有歷史文化資源的位置、概況都圖文并茂,一覽無余。

      最新運用的三維測繪數據以及各類影像資料也將全部錄入數據庫,逐步實現歷史文化資源的數字化、空間化、可視化,同時并入常州市城鄉規劃信息系統,在規劃階段就能做到對區域內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

      “我們本身留下的家底就不多了,如果現在再不重視撿出來的話,以后消失的就更多了。對我們目前的歷史建筑有哪些,我建檔立庫,對它們進行一個有效的管理。”常州規劃設計院歷史文化保護工作室副主任張文珺表示現在的測繪工作十分重要。

      常州規劃部門開展的這次歷史建筑測繪工程,耗時將要三年,今年這第一期的測繪中,我們了解到大部分測繪工作都是在最熱的七八月進行。

      長時間的戶外作業,測繪人員們付出了難以想象的辛勞和汗水,這是項慢工程,短時間甚至看不出有什么效果,但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說,“中國古建筑的保護工作,與在大火之中搶救寶器名畫同樣有急不容緩的性質。”保護歷史,就是在保護未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