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今日要聞
質量為先 推動制造業由大變強
星之球科技 來源:陜西日報2017-09-21
我要評論(0 )
9月是全國質量月。今年的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出臺,提出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將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開展質...
9月是全國“質量月”。今年的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出臺,提出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將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面質量監管,全面提升質量水平,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奠定質量基礎。這一綱領性文件釋放出了“質量第一”的強烈信號,對于推動我國質量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
我省歷來高度重視質量工作。今年以來,以“質量強、品牌強、標準強、制造強、效益好”為目標,我省下大力氣抓全面質量提升,不斷強化質量管理職能,夯實質量技術基礎,積極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的全面發展。此次我省“質量月”的活動主題為“著力提升質量,建設質量強省”,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實現進一步提高全民質量意識,弘揚質量文化,傳播質量精神,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到質量強省建設中來。同時,我省即將召開全省質量大會。為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特開設《質量月里話質量》欄目,聚焦質量發展,推動質量提升。
當前,我國正全面提升智能制造創新能力,加快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我省也提出推動我省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優化發展,加快實現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轉變。圍繞制造業如何“以質取勝”,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西部質量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盧秉恒,西安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王新平,西安西電開關電氣有限公司總質量師袁養德,分別談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盧秉恒表示,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產品質量不高,品牌附加值低,質量創新能力不強,部分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低、質量責任意識淡薄,大多數出口產品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
“未來10年是推動中國制造由大到強、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邁進的關鍵時期。”盧秉恒表示,在制造業轉型升級、智能制造成為趨勢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國產品的競爭力,必須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必須把“質量為先”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生命線,全面夯實產品質量基礎,不斷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和“中國制造”整體形象,走以質取勝的發展道路。
結合陜西的制造業發展情況,盧秉恒認為,制造業是陜西的支柱性產業。推動制造業由大到強,要把提質、增效、轉型作為目標,將質量提升作為其中優先考慮因素,促進技術與質量的融合,通過重點產業技術創新和攻關,促進質量的穩定和提升。要高度重視制造業領域標準化工作,以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促進產品迅速占領市場,并積極發揮計量技術攻關與量值傳遞、技術檢測與認證服務在促進制造業質量提升和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重要支撐作用。要通過質量改造扶持政策,推動傳統制造業邁進中高端,推動先進制造業快速發展。
王新平認為,對于正處于創新發展、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的陜西而言,需重視強化標準引領。應圍繞航空航天、能源機械、電子信息、現代農業、裝備制造、生物科技等重點領域和特色產業,與絲路沿線國家開展聯合研究,共同制定國際、聯盟標準,加快提高陜西標準國際化水平,發揮標準化的技術引領與支撐作用。同時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質量基礎在國際貿易中的“規則”作用,建設專業權威、管理規范、服務優良、水平一流、接軌國際的技術支撐體系。通過強化質量基礎建設,打造國內一流、輻射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區域的檢驗檢測質量高地,從而提高陜西在認證認可國際規則制定和國際貿易領域的參與度和話語權。還要強化人才高地建設,著力打造“絲路質量人才庫”,不斷優化現有質量人才結構,依托人才互訪合作,搭建質量人才開發一體化的國際協作平臺。
作為企業代表,袁養德認為,打造制造強國,要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班組管理水平和員工隊伍質量素質”為核心,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具體來說,就是牢固樹立“質量為相關方創造價值”的理念,將創建質量信得過班組作為精益班組建設的重要內容,扎實推進班組質量管理基礎建設、創新能力建設和誠信文化建設,搭建交流分享平臺,激發群眾質量創新熱情,提高員工質量素質和班組質量管理能力。同時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設立工匠工作室,培育一支技藝超群、敬業奉獻的技能人才隊伍,讓工匠精神體現到每一優質產品上。他表示,數字化、智能化是實現產品全壽命周期管理的充分條件,工位制、節拍化、連續流的精益產線是提高工序質量的必要保障,要以加快信息技術和質量管理融合為主線,全面提升數字化設計水平;推進數字化質量管理并形成系統,建立“質量為先、精益為基、智造引領”的質量管理創新模式,同時著力抓好產品的制造現場和服務現場,量化過程管理,精細過程控制。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