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這些3D打印+激光切割的時裝你敢穿嗎?

    cici 來源:上觀新聞2018-04-14 我要評論(0 )   

    這就是3D打印的時裝,設計師苑國祥介紹起一件新加坡院校選送的全白網眼衫,它肩部和胯部的突出部,結構十分復雜,如蜂巢、似海葵

    “這就是3D打印的時裝,”設計師苑國祥介紹起一件新加坡院校選送的全白“網眼衫”,它肩部和胯部的突出部,結構十分復雜,如蜂巢、似海葵,顯示了3D打印在服裝造型上的不可替代性。不過,不難觀察到,這件時裝作品的里層襯著紗網內衣,“不然走起來會有點變扭。”

     

    今天(11日),紐約時裝學院、倫敦時裝學院、日本文化學園大學、法國時裝學院等結成的國際時裝院校聯盟(IFFTI)第二十屆年會在東華大學揭幕,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25所設計院校選送近300份作品參賽,使年會設計賽事規模創出新高。最終,47位各國選手佳作進入總決賽,其中3D打印、激光切割、熱感溫面料、可穿戴設備等“前衛科技裝”,都演繹著“藝科融合”的流行主題。

     

     

    3D打印“圍脖”,激光拉花皮革

     

     

    白色3D打印裝,是入圍決選的第23號作品。作為賽事組織方之一,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苑國祥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3D打印技術引入服裝設計,只需通過電腦建模,就可以實現任何結構織造,不需要紡織機械、手工縫制等,這改變了成衣傳統模式。他也表示,以往,3D打印服裝的材質還比較硬,如今越發軟性,可穿性提高了。

     

    3D打印時裝還不止一件。第18號作品,由澳大利亞院校選送。其主要3D打印構件在于“頸飾”,也就是類似圍巾、圍脖的部分,有點像植物葉片層層疊疊、似斷非斷,環布在脖頸之間。但在內行眼中,這件連衣長裙作品,更為“技術派”的地方還在于激光切割。

     

    原來,設計師在皮革類材質的面料上,大面積運用了激光切割技法,留下了數不清的橫切口。但這些十幾毫米長的切口,每一“刀”都是長度均一、排布規律。這樣形成的效果,好比中國“拉花”技藝,在服裝表面呈現“透氣結構”,并可隨服裝搖曳自然開合。

     

    同為激光表面處理專家,苑國祥博士表示,激光切割的優勢正是精準、高效、環保,這件整衣的激光處理過程只需15至20分鐘。而在其他情況下,激光可以處理面料的厚薄深淺,比如牛仔類衣物表面的各種“做舊”效果,都能用激光來取代印染等污染手段。據悉,東華大學今年將牽頭推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7項環保標準,這也是國內外首次對時尚產品研發和消費全生命周期進行規范和指導。

     

     

    變色衣充電衣,平衡美觀實用

     

     

     

    對于藝術、科技與時尚的關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設計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吳海燕認為,“文化藝術因為凝聚了人類對社會事物發展的極度敏感和最高審美,成為創意的原始基因,因此是時尚中無可替代的根基和內涵。”因此,她將藝術+科技的設計,定義為“藝科”作品,理解為“文脈進化”。

     

    以時尚為媒,以科技為翼,或許技術只有在創意中帶來藝術審美。作為國際時裝院校聯盟中國大陸唯一執委會成員和早期成員之一,此次東華大學與日本設計名校聯合培養學生帶來了“變色服裝”。比如16號作品,看似西裝式樣的黑色皮草上衣,其表面就采用了“熱感溫”材料。

     

    不信可以當場一試:直接用大拇指按一下面料,拇指印子就瞬間變白;雙手搓熱,再按衣服表面,整個手印由白甚至趨黃。事實上,這種功能性材質根據接觸溫度的不同,變化出的色彩也有所不同。有時候,一個擁抱也會在衣服上留下有色印記,讓穿衣充滿著趣味性。同時,在研究應用中,用它來制作運動員服裝,可以實時顯示并測試運動狀態帶來的體溫變化。

     

    還有些決賽作品的功能性更強,那就是以20號作品為代表的“充電衣”。它運用多袋設計方式,比如左右腋下,設有長方形口袋,分別可以放置智能手機和平板型充電寶;下擺處還設有一個大大的透明口袋,袋上布滿十幾枚凸起的5號電池造型;其兩袖袖口,還帶有好幾根不同手機型號接口的充電線,形成繩結裝飾效果,同時也真的可以充電。評委認為,香港理工大學選送的這件成衣,努力在實用與美觀之間尋求平衡點。

    轉載請注明出處。

    3D打印激光切割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