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天國家統計局公布5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雖然反映需求的指標,比如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綜合生產指標、效益指標、結構指標、民生指標來看,當前我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在持續。
消費品市場增速回落有原因數據顯示,工業穩定增長,經濟效益在提高,就業物價平穩,制造業投資增速連續2個月出現了回升的好勢頭。
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5%,比4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為什么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4月份回落?毛盛勇分析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假日移動效應,去年端午節的假期是在5月份,今年的端午假期是在6月份,經過測算,三天的假日消費就影響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回落1個百分點以上,這是假日的錯月效應帶來的影響。第二個原因是延期消費效應,最近國務院公布了7月1日開始起對汽車還有部分日用品降低關稅,不少消費者減少當期消費。這些影響加在一起造成了5月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所回落,但是連續起來看還是比較平穩、比較快的。這些因素都是短期因素,下一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條件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固定資產投資回落主要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放緩所致,毛盛勇認為,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和過去相比,基礎設施大幅度增加的需求有所減弱。從項目和資金情況看,對不合規、不合法項目要進行規范和清理,要求地方融資行為、舉債行為更加規范,因此,資金的空間收窄,以及有些項目因為不合規不合法停建、緩建帶來了一些影響。
擴大進口并不會下拉經濟增長對于擴大進口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毛盛勇表示,從經濟增長角度來看,常常使用經濟增長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凈出口,其中凈出口就是貨物與服務的出口減去進口。假如投資、消費、出口都不變,那么增加進口就會使凈出口減少,會拉低經濟增長。但實際上,經濟體系是一個循環系統,各個經濟指標不是相互獨立的,指標之間是高度相關的。所以,一方面,增加進口可能帶動國內消費增加,也可能推動國內投資的增加;另一方面,增加進口帶來投資增加擴大產能,也可能推動出口增加。“在分析這些經濟指標的時候,不能孤立地看,它們是相互聯系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擴大進口并不一定會下拉經濟增長。”毛盛勇說。
關于中國經濟下半年的走勢,毛盛勇表示,從外部來看,外部不確定性、不平衡性、不穩定性有所增加,但是世界經濟復蘇,包括世界貿易擴張的態勢延續是大概率事件,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國外貿仍然有條件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從內部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近年來一直穩定在60%左右,基礎性作用越來越強大。同時,改革開放激發了更多活力,新興動能不斷成長。從產業角度看,工業近兩年的增長是穩中有升,去年大多數月份維持在6.5%左右的中高速水平;從今年前幾個月來看,工業增長總體呈現穩中有升態勢,服務業總體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所以中國經濟下半年有條件保持比較好的增長態勢,對中國經濟全年實現6.5%左右的增長還是充滿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