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國斌是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經濟年會上作上述表示的。他說,當前,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特征很明顯,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整體處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舉措,包括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新技術、新組織形式、新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抓緊布局國家實驗室,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形成有效的激勵創新激勵機制等等。
對此,辛國斌表示,未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優化升級要素結構,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制造業質量、效率和動力變革。其中,補齊關鍵短板和弱項被放在突出位置。辛國斌說:“沒有堅實的工業基礎做支撐,就不可能擁有強大的制造業,要進一步梳理‘卡脖子’的瓶頸短板,組織實施關鍵新材料突破、工業互聯網基礎技術和產品突破、大飛機等關鍵領域創新重大工程,逐步扭轉重要短板領域受制于人的局面。要深化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堅持問題導向,應用牽引,加快工程化和技術服務化,通過重點產品、工藝‘一條龍’應用計劃,加快產業化應用。”
辛國斌還提到,未來還將優化制造業創新生態,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培育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
中國此前已經宣布對外資全面放開一般制造業,并明確了汽車、飛機等領域開放的時間表、路線圖。辛國斌表示,中國的制造業因開放而興,未來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對外開放,“要抓緊落實中央關于擴大制造業開放的重大舉措,逐漸轉變政策導向的吸引外資模式,更多依靠優化和改善投資環境,推進高質量‘引進來’。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引領,進一步加強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中小企業、民用航空、網絡安全等領域的對接合作,積極引導更多的中國企業到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促進高質量‘走出去’。”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