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及與先進制造技術不斷深度融合,全球興起了以智能制造為代表的新一輪產業變革,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日益成為未來制造業發展的主要趨勢。產品檢測一直是制造業的重要一環。
現在的檢測方法各種各樣,包括刻度尺、各類計量儀、成分分析儀、探測儀、X射線、紅外傳感以及激光等,在制造業中是品控和質量認證的最重要手段。對于一些國家級關鍵重大的項目,比如航空制造、航天器構建、軌道交通,以及關乎生命健康的生物醫藥產品,嚴格的檢測是保證安全的最后一道“法寶”。
智能制造作為一種全新的制造模式,核心在于實現機器智能和人類智能的協同。加工制造,檢測先行。如今的檢測技術要求越來越智能化、機器化、人性化。智能檢測技術是智能制造實現過程中的關鍵一部分。很多企業不僅僅關注最終成品的品控,而且越來越重視對制造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效果的監控。如果一批成品出來后,才發現有問題,去追溯各個工藝環節,最終不僅會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而且長時間停工,另外次品批量大,造成資源浪費。
很多企業在一些重要加工產線環節增加了智能檢測技術,包括包裝線上采用紅外傳感去校準,也有在一些材料加工(鉆孔、雕刻與焊接)上使用了機器視覺,大大提高了精度,減少了不良率。先進的測量技術,實現了對制造過程全面、嚴格的監控,最終可以使工業制造過程更加穩定更加可控制與預測。智能檢測方式可以決定智能制造水平的高低,對提高產品性能、降低生產成本及整個生產周期成本起著重要作用。
2019年11月24日,由中國工程學會召開的第三屆全球智能工業大會——“智能檢測與裝配高峰論壇”將于廣州隆重召開,屆時專家們將與數百位觀眾共同探討智能制造產業的技術發展、應用現狀及未來,為提升我國在該領域的產業化、平臺化以及品牌化實力而貢獻自身力量。
01
新業態催生 智能檢測布局加碼
人工智能正在推動傳統檢測行業向智能化跨越,智能化檢測正蓬勃發展成新業態。隨著我國質量和安全法規的不斷提高與完善,檢驗檢測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快車道。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檢測市場主要沿襲了傳統的發展模式,以中小企業為主,服務于中低端市場,高端市場服務的布局并不突出。隨著“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機遇的到來,大數據時代,傳統檢測與數據收集手段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全面、精準的數據和可靠的檢測結果必須依靠新型的智能檢測技術。
與傳統檢測不同的是,智能檢測對傳統的采集、測量和檢測設備在數字化、可通信化、可兼容化、智能化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智能檢測技術以多種先進的紅外、光學傳感、微波、激光掃描等技術為基礎,在計算系統和信息系統的支持下,可以自動完成數據采集、數據處理、特征提取和結果判定,從而達到性能檢測和檢驗目的,避免了人工操作及人為錯誤對檢測質量的影響。
智能檢測技術給市場應用帶來了新的活力,據中國信通院西部分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智能檢測行業市場規模達到505.5億元。未來,隨著制造業行業對生產安全性意識的增強,智能檢測應用市場將持續擴大,或將創造千億級的藍海市場。
大力推廣智能檢測是實現智能制造產業技術發展的關鍵手段。然而,目前很多相關企業把智能檢測等同于簡單的“互聯網+ 檢驗檢測”的低層次結合,未能真正實現“智能+互聯網+檢測”的跨越融合。因此,相關的企業要抓住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充分發揮科技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02
力造產業盛會 同筑智造強國夢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光學工程學會主辦的第三屆全球智能工業大會——“智能檢測與裝配高峰論壇”已經進入倒計時狀態!打造智能檢測高端產業盛會,共筑產業夢! 屆時,主辦方將邀請西北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沈陽飛機工業集團、中國商用飛機等高校與單位專家作報告,近百位政府部門領導、行業機構領導、知名家電企業代表、研究機構代表和專家學者將參會。
中國制造業如何通過智能檢測實現體質增效,堅守支撐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成為此次論壇熱議的焦點。本論壇將重點探討智能檢測技術與裝備,特別是關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重大領域的應用。通過政產學研的深度融合,打造以智能檢測裝備研發生產為代表的產業生態!這是國內頂級產業專家及行業精英呈現的一場思維碰撞、成果分享學術盛宴,誠邀您共同見證!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