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3D打印這個熱門詞匯大家肯定都不會陌生,這項技術從上世紀80年代發明以來已逐漸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從裝飾品、鞋子到醫療、建筑行業,人們一步步在把萬物皆可打印推向現實。
然而,這些所有的3D打印都僅僅是打印一些結構,有沒有一項“黑科技”,讓我們能打印日常生活中熟知的電子產品?你有沒有想象過有一天,我們甚至可以打印完整的手機、智能手表、vr眼鏡等?西湖未來智造(杭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這家西湖大學工學院孵化的首個企業正是聚焦電子產品的智能制造,其掌握的微納級3D功能材料打印技術便可以幫助這些科幻電影里的各種遙不可及的“想法”變成現實。
近日,西湖未來智造(杭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該公司由西湖大學工學院特聘研究員周南嘉創立,于2020年8月開始運營,是國內電子3D打印領域首個專注于世界領先的微米級精度的三維精密制造技術的公司。
可以高精度打印一切的“黑科技”
隨著電子產品對集成化、小型化的需求越來越高,西湖未來智造可直接打印各種電子元器件的技術在制造三維結構的同時集成電子電路,實現了產業內想做卻不會做的事情。
“現在全世界的3D打印技術主要有幾種。”周南嘉告訴記者,激光燒結技術,光固化技術,還有他們正在研發的基于材料的3D打印技術。激光燒結技術的精度普遍較低,一般僅能達到百微米,并且只能做特定的金屬。而光固化技術只能做塑料件,這些技術都無法滿足制造電子器件的需求,“我們的技術可供打印的材料非常多,其中就包含了對電子行業非常重要的材料,并且我們可以做出微米級精度和集成多種材料的復雜三維結構。”當然,針對精密電子器件的生產,目前已經有傳統的微納加工法。但微納加工成本極高、速度較慢,材料和結構的選擇也比較有限,在空間立體結構制造上也存在困難。
周南嘉團隊開發了多材料、多尺度的靈活加工工藝,解決了一系列國內、國際微電子加工關鍵技術問題,填補百納米至百微米級別電子和光學材料精密加工領域的空白,實現產品性能的大幅提升、生產速度的提高以及生產成本的降低。
微米級3D打印能做什么
這項成果的應用前景非常廣泛,主要包括顯示、三維電子互聯、射頻/微波、光通訊、微小型電子產品、柔性電子、傳感器等核心方向。
“其實,這項技術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顯示屏、手機、可穿戴設備、無人機、汽車導航、醫療健康儀器等許多電子產品里去。”周南嘉說,未來,3D打印在更多領域實現應用的無限可能,將由西湖未來智造公司不斷去探索和激發——而他們要做什么,由市場供需和產業發展來定。周南嘉的團隊將根據客戶需求,去設計能夠產出相應產品的精密制造設備,去研發突破性材料,去提供定制化服務。
目前,志在解決產業制造難題的西湖未來智造公司,已與中國多家行業領先的企業展開合作,在短時間內已建成多個精密制造平臺,驗證了相關技術的可行性,并制定了完善的設備及工藝開發流程和相關規范,并在一些具體產品應用方面探索量產方案。
吸引數千萬融資
好的項目必然受到資本的青睞和政府基金的支持。自公司正式運營以來,西湖未來智造公司已完成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
今年年初,西湖未來智造還入選了杭州市西湖區“西湖英才”項目A類。
西湖未來智造也是西湖大學工學院首個落地的自主科技成果產業轉化項目。“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任務中,提出要通過強化工業基礎能力,破解制約我國制造業創新發展和質量提升的癥結——解決“卡脖子”的技術難題、讓產業能做“做不出來的東西”,也正是西湖未來智造公司設立的背景目標。
基于產業訴求,將科研成果付諸應用,以“硬科技”快速破解產業瓶頸,這就是西湖大學第二家面世的科技公司,“我們還在起步階段,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我們的團隊。”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