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產業資訊

    第四屆全球智能工業大會廣州閉幕,探路智能制造及成果轉化新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020-11-25 我要評論(0 )   

     11月25日,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主辦的“2020第四屆全球智能工業大會暨博覽會暨全球創新技術成果轉移大會”在廣州廣交會展館閉幕。500余位來自國際國內的頂級智能制造科...

     11月25日,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主辦的“2020第四屆全球智能工業大會暨博覽會暨全球創新技術成果轉移大會”在廣州廣交會展館閉幕。500余位來自國際國內的頂級智能制造科學家、學者、企業家參加了大會,共同探討全球智能工業博覽會與全球高新技術成果及轉移對接難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呂躍廣在大會上表示,智能轉型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關鍵,新一代智能制造將引領和推動新一代工業革命,本次大會圍繞智能工業,突出“智能”這一主題,以跨界創新、互聯融合為理念,構建了一個多元開放創新的全球性共享平臺,匯聚世界智能工業有識之士、專業學者、業界精英進行交流。

      廣州市人民政府高裕躍副秘書長在大會發言中表示,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廣州正聚力制造強市建設,致力于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二級巡視員周木堂強調,傳統產業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工業結構調整的重點,要通過引入互聯網等新技術、新管理、新模式,使之煥發強大生機和活力。廣東正抓好科技創新的牛鼻子,力爭進一步推動廣東智能工業發展新格局。

      廣東作為制造業大省,在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牢牢把握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大力實施智能制造工程,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技術裝備,培育智能制造生態體系。暨南大學機器人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柳寧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所有的先進技術都是買不來的,一定要有甘作十年冷板凳的恒心,堅持對核心技術的本地化研發。珠三角地區有大量的民營企業存在,所以在機器人、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方面提供了一個很大的空間。

      但他也提醒,人工智能與制造業的結合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產業界要給予人工智能一定的寬容態度,不能一味追求100%的可靠,雙方都需要作出妥協,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能夠有一個實際的應用場景落地,相信人工智能會在3-5年內得到完備的應用。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也指出,未來智能世界有三個特點:萬物感知,萬物互聯和萬物智能,“這都要基于云計算、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基礎技術,而這些技術也是我們目前所處的數字經濟時代不可或缺的技術。數字經濟最核心的是什么?是5G、人工智能等基礎技術要與行業相結合起來,這樣才能起到最佳效應,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機會才會更大”。

      本次大會上,來自全球的行業領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及權威投資機構在現場亮相,解碼無人機產業、機器人產業、人工智能產業、智能穿戴設備、光電技術、光電制造設備產業、軍民融合技術裝備等產業的新應用場景。


    轉載請注明出處。

    智能工業大會光電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