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安區稅務局稅收宣傳小隊走訪迪能激光公司,了解該公司產品研發情況,并為其講解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
在2020DMP大灣區工業博覽會上,金屬激光切割設備是最耀眼的展品之一。在深圳會展中心8號館,百超迪能攜今年最新推出的D-SOAR PLUS特高功率激光切割機和D-WIN專業激光切管機亮相,向觀眾展示百超迪能激光切割設備的優良性能。
稅務部門主動聯系企業,解決用票難題
據統計,2015年到2019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從7000多億增長到10155多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40%左右,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成為深圳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主引擎。2019年,深圳僅激光產業的規模就已經達到260多億元,約占廣東省的70%,全國的25%,寶安區激光產業園更是成為了國內第一大激光產業聚集區,集聚迪能、創鑫激光等行業巨頭及創新型企業。
百超迪能激光是為全球客戶提供各種金屬板材、管材加工系統解決方案的一家中歐合資企業,由瑞士百超激光與深圳迪能激光完美結合而成。據了解,瑞士百超激光是世界知名的高端激光設備廠商,在全球激光切割機領域處于領頭羊位置。迪能激光則是深圳本土企業,專注于中低頻率激光設備的研發制造,多項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擁有穩定的客戶群體。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這次成功合資的背后,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小故事。當時因為合資需要,迪能激光注冊成立了新公司深圳迪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并將業務進行全面轉移。但新注冊公司的發票供應量不能滿足需求,多次進行超限量發票申請和遞交調整最高開票限額的申請。很快,沙井稅務部門注意到了這家不尋常的“新公司”,并主動聯系企業了解情況。
“在稅務部門的幫助下,我們快速通過了百萬位發票的審批,解決了用票難題,合資后新公司運營迅速步入正軌。我們有理由相信,瑞士百超選擇我們作為合作者,除了公司的發展潛力,也是看中我國廣闊的市場和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迪能激光財務人員李東萬介紹道。
減稅降費助力企業自主研發之路越來越寬
“激光被認為是人類生產工具的又一次進步,其在工業領域的普及應用將引領機械加工顛覆式變革。因此,只有實現真正的國產化才能使我們不再受制于人,才能加速推進工業現代化、智能化發展。”深圳市創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峰說道。
研發創新為企業注入了更多的“活細胞”,2010年至2014年,創鑫激光逐步實現了光纖激光器及光無源器件產業化,逐步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與壟斷,成為國內首家實現光纖激光器、激光光學核心器件自主研發生產的民營企業。
蔣峰說:“光纖激光器從0到1實現自主研發,乃至達到產業化標準,我們用了6年,研發投入一度嚴重超出預期,多虧了減稅降費政策的支持,增添了我們堅持自主研發的信心、決心。”據統計,近三年創鑫激光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6700余萬元、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2500余萬元,助力企業自主研發之路越來越寬。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再次陸續面向工業切割市場推出了10千瓦至35千瓦激光器,在效率、質量和成本管控水平不斷提升后,進一步強化了切割加工能力,推動了激光設備行業向超高功率快速發展。目前,創鑫激光平均每年的研發投入占總營業額5%以上。
人才是創新的“源動力”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使企業擁有長久的生命力。但企業的研發工作除了需要資金,還需要高技能人才。人才始終是創新的“源動力”。據悉,隨著個人所得稅法的修訂,讓絕大多數的工薪階層的個稅稅負都有大幅度下降。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還出臺了科技人員股權獎勵遞延納稅優惠政策,以及對因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獲得的現金獎勵給予稅收優惠等措施,改善了此前個人所得稅偏高對于引進高技術、高薪酬人員的限制,從源頭上推動了技術創新。
“個人所得稅扣除額提高到5000元后,創鑫激光月平均代扣代繳職工個稅金額減少近20萬元,有利于企業進一步擴大員工福利,引進高端人才、加快技術更新換代。”創鑫激光辦稅人員吳春漫介紹道,“而且,公司還結合個稅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的規定,推出職稱教育及學歷教育方面的職工福利,讓員工得到深造的同時,也為公司發展培養人才。”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