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IEEE(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審核通過了《工業用光纖激光器參數要求和測試方法》,這意味著由國家激光加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湖北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提出的光纖激光器標準,正式成為國際標準。
中國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又良介紹,這也是中國在激光產品類上的首個國際標準,體現了中國制造的進步。
據悉,所有的激光設備都需要光源,而光纖激光器就是用來產生光源的裝置,是激光設備的“心臟”。目前,光纖激光器是產生光源的主流產品。我國光纖激光器的市場規模,從十年前不到10億元已增長到近百億元。
這一國際標準的內容是對光纖激光器??產品品質的主要參數進行限定,并提出了檢測方法。
國家激光加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負責人、該國際標準編制小組主席盧飛星介紹,該項標準制定從2016年開始籌備,由產業聯盟發起,結合華科大、北工大、浙工大等高校實力,銳科激光、華工激光、山東華光、奔騰激光等武漢及全國領先激光企業參加。2018年,這一標準正式被IEEE立項。2年后,最終成為國際社會認可的主流標準。
據悉,2007年之前,我國光纖激光器完全依賴進口,此后逐步國產化,進而實現出口。
“以前,一個進口20瓦脈沖光纖激光器可以賣到20多萬元。有國產產品后,同款產品價格下降至2萬元以下。?” 銳科激光總工程師閆大鵬認為,只有一流的企業才能做標準,中國制定國際標準,體現了國產光纖激光器的制造水平。
我國光纖激光器打破國外壟斷,是從武漢起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是我國最大的激光產業基地,被稱為“中國光谷”,華工激光、銳科激光等一批激光產業領軍企業均誕生于此。5年前,銳科激光牽頭,聯合華工激光等起草了我國第一部光纖激光器行業標準。
目前,在中低功率光纖激光器市場,國產產品占領了約七成的國際市場;在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市場,國產產品則占有約三成的國際市場。
據悉,IEEE是全球有較大影響力的技術機構,其標準協會組織制定了無線通訊、智能電網等一系列國際標準,在標準被采用數量和使用頻率上全球領先。
“在工業光電子產品運用領域,中國已經具備全球影響力。”浙江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激光先進制造研究院院長姚建華認為,國際標準的制定需要中國參與進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