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回暖,基建投資托底壓力減輕,房地產投資逐漸趨緩,投資引擎正轉向制造業。
從投資三大領域看,當前經濟回升明顯,中央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管控力度加大,繼續加大傳統基建投資力度的必要性有所降低,但與制造業關系密切的“新基建”投資會加碼。房地產投資在新監管形勢下也呈放緩態勢。一是新的銀行業房地產信貸監管政策實施,2021年個人住房貸款增速可能會有所放緩。有關部門對違規涉房貸款監管力度有所加大,限購、限貸政策直接抑制住房信貸擴張。二是在“三條紅線”實施背景下,監管機構對房地產開發商財務狀況保持高壓狀態,房企銀行信貸規模增長會放緩。與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相比,制造業將擔當今后投資主力。
一方面,政策護航制造業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分別排在了2021年重點任務的前兩位。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制造業占有重要地位,高技術產業獲得的投資將遠高于傳統制造業。國內“寬信用”由短貸向長貸延伸,我國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保持穩定,將進一步支撐制造業投資資金需求。
另一方面,2021年名義GDP增速、制造業投資產出率、制造業GDP占比將為制造業投資帶來“正能量”,制造業投資增速有望大幅回升。
有研究機構認為,我國名義GDP增速在走勢上對制造業投資增速一直有牽引作用。在低基數效應下,結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預計2021年我國名義GDP增速將回升至9%-10%,進而有望帶動制造業投資加快增長。
從制造業投資產出率看,隨著傳統產業向高技術產業轉型升級,制造業投資產出率自2015年以來逐年下降,即制造業投資效率持續提升??梢灶A見,伴隨高技術產業發展,2021年制造業投資產出率將繼續回落,制造業投資增速有較大提升空間。
從制造業GDP占比看,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首次作為一項量化指標放在了重要位置。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制造業GDP占比有望保持穩定,相關領域投資也有望保持一定力度。
同時,一系列先行指標也預示2021年制造業投資具備持續回升基礎。一是制造業生產繼續穩步恢復。2020年12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9%,已連續10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其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4.2%、53.6%,均高于臨界點。二是制造業企業利潤持續穩定恢復。目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速均由負轉正。2020年1月至11月,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1%,同比提高0.14個百分點。
當前經濟增長已從依賴逆周期調節轉變為依靠內生動能釋放,制造業投資將成為今后一個時期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大看點,制造業投資空間潛力巨大。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