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Market Research Future(MRFR)發布預測報告,稱預計2026年全球激光加工市場規模將達到61.1億美元,2020-2026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7.3%。
受激輻射光放大(LASER)是一種通過基于電磁輻射受激發射的光放大過程產生光的裝置。激光器用于商業和工業過程中的不同應用。工業制造通常涉及使用激光技術的材料加工、打標和雕刻以及其他微加工。如今,激光技術已用于各種材料加工,包括激光切割、焊接、鉆孔等。此外,激光技術還用于消費品、電子元件和其他工業零件的打標和雕刻。
對高質量產品需求的不斷增長,對微電子設備小型化的需求,以及對基于激光的材料加工相對于傳統方法的偏好發生變化,這些因素都將推動全球激光加工市場的整體增長。醫療領域的技術發展可能會在預測期內增加需求。另外,包括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碟片激光器,對汽車和移動電子設備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及用于投影應用的綠色激光設備等因素,都對行業增長產生了積極影響。
另一方面,缺乏實施激光加工的技術專長、不斷變化的宏觀經濟條件以及高昂的購買成本,如維護、實施和投資成本,都可能成為阻礙市場發展的障礙。然而,越來越多的應用領域、對定制打標、雕刻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制造業自動化程度的提高,都提供了有利的增長機會。相反,激光加工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高功率激光器的技術復雜性和稀土元素過度使用的環境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
由于Covid-19在全球的大流行,許多企業的業務發生了變化。因為工程、建筑、金屬制造行業的不景氣,直接導致了激光切割設備市場需求的下滑。比如在建筑行業,由于切割需求的減少,進一步導致了這類行業對銅、鋁和鋼等原材料的需求。
由于需求、產量和收入下降,金屬制造商面臨著巨大壓力。此外,金屬制造公司克服了現金流動性,借入現金以支付運營成本。例如,根據美國全國制造商協會(NAM)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金屬制造商的財務狀況對業務產生了約80%的影響。
全球市場的細分
根據報告,全球激光加工行業根據產品、激光類型、應用和最終用戶進行細分。根據產品,全球激光加工市場分為氣體激光器、光纖激光器、固態激光器等。根據激光類型,全球激光加工市場分為移動光束、固定光束和混合光束。根據應用,全球激光加工市場分為切割、打標、焊接、鉆孔、雕刻、增材制造等。根據最終用戶,全球激光加工市場已分為汽車、航空航天與國防、醫療與生命科學、制造、半導體與電子、包裝、石油和天然氣等。
按地區劃分,全球激光加工市場已細分為北美、歐洲、亞太地區和世界其他地區。北美地區在2019年引領激光加工市場,預計在預測期內將繼續領先。預計未來幾年,激光打標法規將推動打標市場的增長,這也進一步增加北美對激光加工的需求。
報告還指出,預計亞太地區在預測期內增長速度最快。在預測期內,對定制打標和雕刻的需求不斷增長,有望將推動亞太地區的市場增長。
中國激光加工市場前瞻
隨著“十四五”規劃的落地,未來5年內高端制造裝備產業將會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因此,將激光加工系統、機器人系統與計算機數控技術等相結合,柔性化程度高、加工速度快、出產效率高、產品出產周期短,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另外,激光加工設備在各行業的滲透速度將進一步提升。同時,隨著傳統制造產業的技術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也增長了對激光加工設備的現實需求。隨著激光設備在越來越多領域的普及,產業應用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
激光加工作為一種應用定向能量進行非接觸加工的技術,可與其他眾多技術融合、孕育出新興技術和產業,將對許多傳統加工產業產生重大沖擊。隨著皮秒、飛秒激光技術的逐步成熟和產業化,激光將更廣泛地應用于藍寶石、特種玻璃、陶瓷等脆性材料的精密加工,支撐半導體、消費電子等產業的發展。
我國華中地區、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逐步發展成為全球重要的激光產業基地,分布大量激光企業、激光研究機構和應用工廠,逐步形成激光基礎材料、激光光學器件、激光器、激光器配套件、激光應用開發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等環節構成的較完整的產業鏈條。
未來,在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成本,采用新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大背景下,高效率、低能耗、低噪音的環保制造技術將是未來工業加工的趨勢。未來5年,激光加工設備產業也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