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一:第一屆中國激光產業鏈論壇暨湖北激光50周年
10月27日至29日,在2021年第十八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之際,“第一屆中國激光產業鏈論壇暨湖北激光50周年”活動成功舉行。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華中科大等國內外企事業單位、高校、科研院所和國內知名企業等專家學者、技術及管理人員、投融資專家等300余人參加。
武漢市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副市長彭浩出席了會議并致辭,華工科技董事長、國家激光加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馬新強等相關市、開發區有關領導出席了論壇開幕式。
大會開幕式
開幕式上,武漢東湖開發區向銳科激光公司授予“東湖高新區激光產業鏈鏈主企業”匾牌。未來光谷將以“鏈主”企業為主導,堅持龍頭牽引、培育壯大、集群發展。
銳科激光公司獲授“東湖高新區激光產業鏈鏈主企業”
論壇上,舉行了逸飛激光總部及智能制造裝備研發基地、奔騰激光高功率激光智能裝備武漢研發制造基地、華工科技創投基金、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產學研合作”等項目簽約儀式。
項目簽約
在省、市建設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的光谷科創大走廊的創新戰略下,東湖高新區正大力發展東湖科學城激光產業。光谷將實施產業空間構建、產業規模倍增、創新能力躍升、核心產品攻關、服務能力強化五大重點工程,全面提升激光產業的集中度和顯示度,為東湖科學城和光谷科創大走廊高質量發展提供產業動力。
武漢未來科技城介紹“東湖科學城激光產業集群發展情況”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作題為:“智能制造中激光應用點滴”主旨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作演講
第一屆中國激光產業鏈論壇專題報告:
論壇以“逐光行遠”為主題,立足激光產業進入全面提質增效的新階段,搶抓5G、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消費/工業/醫療電子等下游板塊快速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圍繞產業鏈協同合作、“卡脖子”技術與產品、關鍵共性技術等問題開展研討,力爭加快推進激光產業鏈、創新鏈和價值鏈的融合,推進激光全產業鏈自主可控,推進中國激光產業高速高質量發展,華中科技大學朱曉教授等11位專家企業家分別作了大會報告。
華中科技大學 熊偉教授主持專題報告會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光谷激光行業協會名譽會長朱曉“湖北激光產業發展回顧”報告
華工激光總經理、光谷激光行業協會會長鄧家科“智能制造下的激光產業發展解析”報告
成都東駿“激光材料應用與拓展”報告
長盈通“用于能量傳輸的特種光纖開發及應用”報告
福晶:“從晶體到器件”報告
華工激光“激光精密與微納加工的應用趨勢”報告
中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院“照亮航空的光”報告
銳科激光“單模塊萬瓦級光束可調光纖激光器”報告
華日激光“國產超短超快激光器的產業化和應用前景”報告
帝爾激光“應用于泛半導體行業的激光新技術”報告
逸飛激光“全球電動化趨勢下的激光智造助力新能源產業升級”報告
活動二:湖北激光50周年頒獎慶典
“逐光行遠”揭幕
俄羅斯激光行業協會主席 賀電
德國柏林勃蘭登堡激光行業協會主席賀電
法國光電微波協會駐武漢代表 賀電
湖北幾代激光人秉承“敢于人先,不斷拼搏”的精神,從“創始”到“創業”和“創新”,一路走到現在“創未來”的歷史時期,創造和取得許多在國內激光領域中領先的技術和科技成果,標志著湖北激光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縮影,也是中國激光行業自主創新和中國激光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慶典大會上,湖北省科技廳和武漢東湖開發區有關領導向一批在激光行業奮斗拼搏了20多年的專家、教授、企業家和科技工作者頒發了“湖北激光50周年”紀念章。
獲得獎章者的合影
湖北省激光學會理事長 唐霞輝教授致辭
武漢·中國光谷激光行業協會副會長、楚天激光董事長 孫文講話
武漢·中國光谷激光行業協會副會長、帝爾激光董事長 李志剛講話
武漢·中國光谷激光行業協會副會長、華日激光總經理何立東講話
慶典活動現場,播放了從事激光高校和企業中幾位青年代表對湖北激光展望的視頻。 他們分別是:
激光行業青年說——銳科激光 李立波
激光行業青年說——華中科技大學 李政言
激光行業青年說——帝爾激光 李志剛
激光行業青年說——華中科技大學 朱廣志
激光行業青年說——華族激光 何會軍
激光行業青年說——華日激光 邵國棟
激光行業青年說——華中科技大學 秦應雄
激光行業青年說——光至科技 黃志華
激光行業青年說——華中科技大學 熊偉
活動三:《湖北激光行業報告》新書首發
五十年前,在老院長朱九思組織和領導下,華中工學院創辦激光專業、開創了湖北激光教育與科技發展之路,從此激光科技星之火在荊楚大地上呈現燎原之勢,涌現出一批令同行交相稱贊的重大科技成果。
全書記載了湖北激光走過五十年的光輝歷程,集歷史回顧、產業現狀、未來發展等四大方向。
《湖北激光行業報告》新書首發
活動四:“湖北激光50周年”專屬展位
省領導巡館——湖北激光50周年展位
本次湖北激光50周年系列活動組織主辦單位是由武漢·中國光谷激光行業協會、湖北省激光學會、武漢激光學會、國家激光加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武漢未來科技城建設管理辦公室、華中科技大學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完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