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中國反制立陶宛,會被這個小國用激光技術卡脖子嗎?

    激光制造網 來源:正解局2021-12-03 我要評論(0 )   

    最近一段時間,立陶宛頻繁挑釁中國。中國果斷采取措施進行反制,已將中立兩國的外交關系降為代辦級。“彈丸小國”肯定掀不起多大的風浪。不過,很多人擔心,中國的激光...

    最近一段時間,立陶宛頻繁挑釁中國。


    中國果斷采取措施進行反制,已將中立兩國的外交關系降為代辦級。


    “彈丸小國”肯定掀不起多大的風浪。不過,很多人擔心,中國的激光技術有可能被立陶宛卡脖子。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立陶宛的激光產業。


    1、小國大激光


    立陶宛位于歐洲東北部,國土面積6.53萬平方公里,比我國的寧夏面積還小一點,人口不到280萬,約為上海常住人口的十分之一。



    稱之為“彈丸小國”,并不為過。


    小歸小,立陶宛卻有一項絕技,那就是激光。


    立陶宛激光產業,成名已久,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躋身國際市場,在某些產品領域里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2011年和2016年,立陶宛研發的激光儀在國際Prism光學創新評選中分別獲得世界最佳科學激光設備獎,研究水平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認可。


    激光技術


    從市場份額看,立陶宛擁有全球10%的科學激光儀,飛秒激光儀更是占到全球市場的一半以上。


    激光被業界稱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飛秒激光更是刀中的“屠龍刀”。高端到航天材料加工,平民如近視治療手術,都會用到飛秒激光。


    掌握全球飛秒激光主導權的,正是立陶宛。


    立陶宛擁有全球激光器技術最成熟的廠商集群,如EKSPLA、Light Conversion、Altechna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EKSPLA。


    ASML光刻機,正解局也介紹過,制造難度極高。


    ASML光刻機其實是個“萬國牌”,是全球頂尖技術的集合體。其中,激光光源來自德國通快,通快的供應商則是EKSPLA。


    EKSPLA的設備


    如今,“立陶宛制造”的激光設備及配件,已經遍及全球科研機構。如美國NASA宇航中心、歐盟空間局、以色列的核研究中心等。


    有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學,90%以上都在使用立陶宛制造的激光設備。


    靠著小小的激光,立陶宛收益不菲。


    目前,立陶宛激光產業創造了5億元人民幣的直接GDP貢獻,間接創造貢獻可超過7億元人民幣。


    看起來不起眼,但要知道,立陶宛全年GDP也才3000多億元人民幣。


    目前,立陶宛激光產業保持每年10%-15%的增長速度。按照預測,到2025年,激光產值將占立陶宛GDP的1%。


    激光產業,確實稱得上是立陶宛這個小國里的大產業。


    2、發家之路


    “彈丸小國”立陶宛,激光技術為什么這么強?


    其一,是起步早,底子好。


    早在17世紀初,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就已開始進行早期的光學研究,18世紀末開始定期開設光學講座。


    維爾紐斯大學


    1967年,維爾紐斯大學成功研制出自己的激光發生器,僅比美國晚7年。


    可見,立陶宛激光的學術和技術,起步早,底氣也很好。


    其二,蘇聯的強大助力。


    從學術到技術,再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主要是傍上蘇聯這棵大樹。


    彼時,立陶宛尚在蘇聯聯盟之內,獲到后者許多重工業援助,尤其是深厚的光學技術及一大批專家,形成了研發生產體系。


    在此基礎上,立陶宛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激光產業。


    其三,政產學研是催化劑。


    立陶宛政府把激光產業定為立陶宛優先發展的行業,大力扶持。


    立陶宛的維爾紐斯大學、物理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實力不俗。


    2001年,維爾紐斯大學皮斯卡爾斯卡斯教授(A.P.Piskarskas)榮獲歐洲量子電子學和光學獎,這標志著立陶宛激光物理學家在該領域內的地位已得到歐洲物理學界的承認。


    這些科研機構不僅是激光研究的基地,也是激光企業所依托的重要平臺,與產業界聯系密切,是激光企業的重要創新源泉。


    立陶宛在研發投資上也不吝嗇。


    近年來,立陶宛一直在加大投資,在2012-2016年期間,每年的投資額已經超過了900萬歐元。這大約是2009-2012年期間研發投資的兩倍。


    2012-2016年立陶宛激光企業研發資金的來源 單位:百萬歐元


    最終,立陶宛激光產業形成了多元化、門類齊全的產業集群。


    其四,成功開拓海外市場。


    立陶宛的國內市場狹小,固守國內市場,只會內卷。


    于是,立陶宛企業將目光瞄準海外,整個行業90%以上的產品都用于出口。


    3、卡脖子?


    目前,中國很多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都在使用立陶宛激光企業的產品。


    2017年的新聞報道


    2017年的這條新聞顯示,中國國家科學中心也在采購立陶宛EKSPLA公司的產品。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的進口額占立陶宛激光產品出口額的7%。


    作為國產超快激光器企業奧創光子的創始人,邱杭楷曾直言:


    “如果立陶宛限制對我國的激光器或核心器件出口,國內很多大學的科研,工業生產都得停擺。”


    邱杭楷所言,并非夸大其詞。


    現在,中國反制立陶宛,激光技術會被其卡脖子嗎?


    首先,要看立陶宛想不想。


    激光是立陶宛最拿得出手的產業,卻也嚴重依賴海外市場。


    如果拒絕向中國出口,也就主動放棄了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激光器消費國。同時還有可能波及整個雙邊貿易,這個數額,2020是23億美元。


    2015-2021年中國與立陶宛雙邊貨物進出口額


    其次,要看立陶宛能不能。


    假設立陶宛不在乎中國市場,拒絕供貨,那么,中國會被卡脖子嗎?


    沒有立陶宛的激光技術,中國只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尋找替代品。


    放在10年前,立陶宛的激光技術基本上沒有競爭對手,現在,已經有水平接近的競品可供選擇。


    二是自主研發。


    近一年來,中國激光技術的好消息不斷。


    9月3日,前身是中科院激光團隊的“奧創光子”公司,獲得了一筆近億元的融資,將建成千臺規模的飛秒激光工業標準化產線,進一步全面打破海外飛秒激光器在我國的壟斷地位。


    11月18日,華日激光完成了120W皮秒激光器樣機以及40W飛秒激光器樣機的研制,相關性能指標已達到同類頂級產品水平。


    華日激光工程樣機


    華日激光在核心材料、元件、系統等方面實現全自主研發及產業化,國產化率由30%提升至95%以上,打破了外國壟斷。


    在自主創新的大背景下,中國也正逐漸攻破激光技術,只是個時間問題。


    此時,立陶宛若來卡脖子,必將倒逼中國加快這一進程。


    反而讓人有點期待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應用激光切割焊接清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