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市場研究

    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全景圖譜

    激光制造網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22-09-16 我要評論(0 )   

    1、定義激光是由受激輻射的光放大產生的輻射。其中激光器是產生、輸出激光的器件,是激光加工系統的核心器件。激光加工設備由激光器、數控系統、冷卻系統、傳統系統、加...

    1、定義

    激光是由受激輻射的光放大產生的輻射。其中激光器是產生、輸出激光的器件,是激光加工系統的核心器件。激光加工設備由激光器、數控系統、冷卻系統、傳統系統、加工輔助系統及機械部位組成。激光加工可以分為熱加工和光學加工。激光廣泛應用于光纖通信,激光光譜、激光測距、激光雷達、激光切割、激光武器、激光唱片、激光指示器、激光美容、激光掃描等行業。激光產業是上述所有設備、技術、應用領域的匯總。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2、產業鏈剖析

    歷經多年的發展,激光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激光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光源材料、光學元器件及其他組成激光器的材料;中游主要為各種激光器、機械系統、數控系統,其他例如電源、散熱器、傳感器、分析儀、防護鏡等;下游則是成套的激光加工設備,如激光切割機、激光焊接設備、激光打標機等。激光產業鏈的終端應用領域涉及交通、醫療、電池、家電、商業用途等。

    我國激光產業鏈上游代表企業有:福晶科技、長華光芯、光庫科技、奧普光電等,同時銳科激光實現了增益光纖、泵浦源、合束器、光纖光柵和傳輸光纜的部分或全部自產;中游企業有銳科激光、創鑫激光、杰普特、德龍激光等;下游代表企業有大族激光、華工科技、聯贏激光、光韻達等。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激光產業發展歷程:中國激光技術發展速度快

    中國的激光產業與發達國家差距并不大。美日德是占據激光產業的制高點。美日德主導著激光產業的發展,并培育了一批具有極大影響力的世界級公司。

    中國的激光技術與發達國家差距并不大。國內激光技術起步較早,在起步階段,我國激光的半導體和CO2激光器均與世界同步推出,在研究水平上國際領先。十余年發展停滯后,我國激光產業化迎來快速發展期,隨著一批有競爭力的公司的誕生,我國的激光產業實力回到國際前列。目前,千瓦級國產激光器銷量實現了反超。中低功率的光纖激光器已完全實現了國產化替代,高功率的光纖激光器正在抓緊研發。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注重鼓勵企業掌握核心技術

    激光行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對行業的發展進行支持。我國政策規劃主要鼓勵激光企業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促進激光技術與高端制造深度融合,構建完善的激光制造產業體系。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發展現狀

    1、激光產業整體市場規模邁入兩千億

    中國激光市場結構主要分為激光加工設備、光通信器件與設備、激光測量設備、激光器、激光醫療設備、激光元器件等。中國激光加工設備市場占據激光產業最大市場份額,發展速度最快,未來市場發展空間也最大。根據2021年中國激光元器件、激光器、激光加工設備市場規模,前瞻初步核算2021年中國激光產業市場規模為2055億元,同比增加17.6%。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注:2021年市場規模為前瞻初步核算數據

    2、工業是激光技術應用最廣泛的領域

    激光技術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在全球和國內都已經延伸到了工業甚至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激光技術影響較大且市場規模、潛力較大的重點應用領域主要包括光通信領域、材料加工領域、準分子印刷領域、數據存儲領域、醫療美容領域等。

    我國激光設備主要應用在工業、信息、商業、醫學以及科研領域。根據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數據顯示,2021年工業領域激光設備市場占比最大,達62%,其次為信息領域激光設備市場,占比達22%;商業領域占比7%,醫學領域占比4%,科研領域占比5%。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3、光纖激光器占工業激光器比例最高

    根據Laser Focus World發布的數據,光纖激光器在工業激光器中占比逐年增加,2021年達53%,是中國市場份額最大的工業激光器。氣體激光器達16%、固態激光器達15%,半導體/準分子激光器達16%。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4、激光切割設備在設備加工中應用最廣

    激光加工設備種類繁多,根據2021年激光設備規模及細分領域設備規模,在中國激光加工設備應用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激光切割設備,占40%;激光焊接(成套設備)占14%;激光打標占13%;半導體和顯示占12%;精密加工占9%;非金屬加工占7%。工業激光設備主要有激光切割機、激光焊接機、激光打標機,除此之外還有激光打孔機、激光清洗機、激光雕刻機、激光熱加工設備等。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珠三角產值最高,華中地區最具潛力

    國內已形成華中、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四大產業集群。湖北武漢憑借強大的院校和完備的工業基礎,在光谷形成了完整的激光產業鏈,2021年產值超350億元。珠三角的深圳以中低功率激光起步,繼武漢之后成為國內第二大激光產業聚集地。占全國市場32%,產業規模達650億元;長三角地區以高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設備為主,環渤海以高功率激光熔覆設備和全固態激光器件為主,產值占比達21%,產業規模達450億元;環渤海地區增長15%,產業規模達250億元。其他地區如西部、東北地區具備增長潛力,產業規模達350億元。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2、企業競爭:國產化率逐步上升,行業面臨洗牌

    根據Laser Focus World數據,2021年中國光纖激光器市場規模約占工業激光器的53%。其中,IPG的市場規模繼續下降到28.1%,銳科激光上升到27.3%,幾乎和IPG持平。預計2022年光纖激光器的市場會面臨行業較大的洗牌。

    中國激光加工設備制造行業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發展,但與國際同行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目前行業集中度較低,2021年激光設備行業排名第一的大族激光僅占14%,華工科技3%,海目星2%,聯贏激光2%,亞威股份和帝爾激光均占1%。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激光產業往自動化、高端化、集成化發展

    超快激光在玻璃加工中可進行切割、標記、打孔等多種應用,將在5G時代的玻璃加工中擁有獨具的應用優勢與前景。同時自動化激光精密焊接產線,能實現24小時連續運作,將實現大批量加工,替代手持激光焊接。激光清洗也即將迎來新的增長機會,未來潛在市場規模超百億。激光加配套自動化設備的系統集成需求成為趨勢,激光產業將往高端化、集成化發展。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2、“十四五”期間激光產業產值整體將進一步擴大

    目前根據各地方規劃,2025年激光產業增加值將進一步提升。其中做出明確指標規劃的是廣東、湖北、深圳、濟南;南京要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浙江、廈門在光電、新型顯示上做出產值上的規劃;北京力爭在智能制造與裝備產業上突破萬元。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3、未來激光產業市場潛力巨大

    在未來國家一系列產業結構調整及工業結構改造過程當中,激光產業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根據《激光制造商情》預測,工業激光市場規模預估會有20%以上的增長,預計2025年工業激光及相關產品市場規模將達到2650億元。根據2021年激光產業整體市場規模和20%的年復合增長率,前瞻初步核算激光產業2022-2027年從兩千億元增長到六千億元。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激光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應用激光切割焊接清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