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激光切割有了國產“大腦”

    激光制造網 來源:南方Plus2023-07-28 我要評論(0 )   

    在廣東大族粵銘激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族粵銘激光集團”)的車間內,光斑跟隨激光切割頭在各種材料上快速游走,轉瞬間,一件件形狀各異、切縫精美的工件制品就...

           在廣東大族粵銘激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族粵銘激光集團”)的車間內,光斑跟隨激光切割頭在各種材料上快速游走,轉瞬間,一件件形狀各異、切縫精美的工件制品就加工完成了。

     

      激光被稱為材料加工領域“最快的刀”“最準的尺”,但這把“快刀”并不如常規刀具那般容易控制。設備的調試是激光設備加工的一個核心工序,尤為重要。調試不準的激光設備不僅會影響加工精度和品質,還會造成材料浪費,有時甚至威脅到操作人員的安全。為了得到一個合格的切割運動軌跡,廠家往往需要長時間反復調試,費時費力。換言之,要滿足市場對激光加工更高的精度和效率要求,激光切割裝備需要配備一個更聰明的“大腦”。

      然而,這顆更聰明的“大腦”——數控仿真軟件長期掌握在外國手中,國外公司對其進行了嚴密的技術封鎖。2022年,大族粵銘向東莞市科學技術局提出了“激光制造CAD/CAE仿真系統研發及產業化應用”的技術項目需求,該項目以研發國產激光加工仿真系統為目標,希望在省內外找到能攻克該卡脖子關鍵技術的科研單位。

      作為廣東省首批新型研發機構,電子科技大學廣東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下稱“電研院”)扎根東莞十五年,電研院郭磊教授團隊響應大族粵銘的技術需求,勇敢“揭榜”。在東莞市科學技術局的牽線搭橋下,發榜方與揭榜方一起深入開展了項目可行性的研討和技術方案的磋商,共同申報的項目獲得立項,預計1年內增加產值1000萬元。

      要通過技術領先實現產值突破

      “一轉眼,扎在激光行業二十多年了。”大族粵銘董事總經理卓勁松感慨,曾經坐落在萬江街道的3層小樓房,成長為如今占地數百畝的工業園區,這一切離不開激光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東莞這座工業強市的賦能。

     

      在大族粵銘的發展理念中,技術領先擺在突出位置。卓勁松透露,公司堅持每年以不低于銷售收入10%的研發經費投入到產品研發中,且技術研發中心一直是大族粵銘人數最多、薪資最高、企業最核心的部門之一。此次中選東莞市重點領域研發項目“揭榜制”項目,公司瞄準精密激光切割領域的“卡脖子”問題——數控仿真軟件國產替代進行攻關,首期配套研發經費1500萬元。

     

      在卓勁松看來,這筆投資非常值當。大族粵銘在激光行業扎根20多年,經歷過行業的高速成長期,也見證了低谷和險峰,最終得出結論:唯有通過技術領先引領市場,才是制造業發展的正道。

      此次大族粵銘與電研院共同研發的國產激光加工仿真系統是在計算機上模擬數控加工的過程,相較于其他的驗證方法,它不占用機床設備,也不消耗實際材料,是當下最為經濟安全的驗證方法。同時,它還擁有幾何路徑軌跡自動生成、激光加工軌跡優化和碰撞檢測等功能,能適應更復雜的工業加工需求,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東莞激光產業需向創新要活力

      根據上奇產業通數據,2022年,全國從事激光產業的企業超5000家,主要分布于廣東省、江蘇省和山東省。2020-2021年,中國激光產業持續高歌猛進,2020年全年實現10個百分點的正增長,2021年激光設備市場總體規模創下新高。但進入2022年,激光設備市場銷售收入增速有所回落,業內人士評價,價格戰開始影響行業的整體獲利。

      時間來到2023年,市場遇冷正傳遞給越來越多的企業,大族粵銘也在其列。褪去了高速增長的光環,卓勁松認識到,東莞的激光產業雖然擁有廣闊的應用場景,但關鍵技術和基礎科技需補齊短板,方能行穩致遠。

     

      如何補齊關鍵技術和基礎科技的短板?近年來,公司作出一系列有益探索。在產學研方面,公司先后與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暨南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關系。此次獲批東莞市首個“揭榜制”項目,正得益于公司與電子科技大學以及電研院的長期合作。

      “在產學研方面,我們有自己的檢驗標準:看師資、看學生的能力。通過與高校進行首次合作,我們會評估該團隊的產學研潛力,并以項目承包為核心,充分調動研究人員的積極性。”大族粵銘產品總監曠雅勝表示。

      【記者手記】

      “懸賞”科研團隊開展技術攻關,靠譜!

      大族粵銘和電研院的合作,向莞企展示了“揭榜掛帥”制度的可行性和巨大前景。

      什么是“揭榜掛帥”?它有一個別名叫“科技懸賞制”,這是一種以科研成果來兌現科研經費的投入機制,由政府面向全社會開放征集科技創新成果的一種非周期性科研資助安排。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來揭榜,通過企業發榜,科研機構揭榜的形式,該制度以項目為主體,以結果為導向,力爭將科研成果落到產品生產中,產生經濟效益。

      據悉,科技“揭榜掛帥”大多針對“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在人員配套上,“唯才是舉、擇優選聘項目掛帥人”成為基本原則。企業對掛帥人給予充分的團隊組建、日常運維和管理權,對于科研經費的支配和分配也讓渡更多自主權。同時,掛帥人和科研團隊也需要對項目成果負責,以成果來兌現科研經費。發榜方和揭榜方各有所長、各取所需,可謂實現了一場“雙向奔赴”。

      隨著科技“揭榜掛帥”制度在東莞的成功案例越來越多,相信會有更多企業選擇這種新型科研攻關模式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切割,國產“大腦”,光電,激光,激光企業,激光制造,激光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