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激光制造商情 cici
激光加工技術作為先進制造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電器、航空、冶金、機械制造等行業。激光產業鏈包括上游原材料、激光器件、激光設備及下游應用等。其中,核心部件激光器是能發射激光的裝置,按工作介質分,激光器可分為氣體激光器、固體激光器、光纖激光器和半導體激光器4大類。其中,在中國市占率接近一半的光纖激光器主要應用在工業領域。
工業激光器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已有數十年之久,隨著今年來制造業升級、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等逐漸成為國內激光產業關注的新方向,激光技術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對激光器功率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高端制造應用市場的需求,更高功率甚至萬瓦級光纖激光器應運而生。
受益于中國制造業大國地位以及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中國中高端激光器廠商最近幾年逐步崛起。在下游激光加工設備滲透率提高、國家大力布局核心通用零部件等因素的大力推動下,激光器已成為國內熱點賽道,吸引了大批投資機構的投資布局。另一方面,激光是一條較長的產業鏈,從上游材料到激光器、再到配套產品與激光加工設備,各個環節上均有一批出色的企業。但是一部分企業到了一定規模就采取了橫向發展戰略,嘗試對產業鏈進行垂直整合。
在激光器領域,國內有銳科激光、創鑫激光、杰普特、凱普林、飛博激光、光惠激光、華日激光、英諾激光、光至科技、中久大光、卓鐳激光等一批優秀企業。而下游設備商如大族激光、聯贏激光、海目星、邦德激光、逸飛激光、盛雄激光、德龍激光等激光設備商規模明顯,這些激光設備商開始自己生產激光器,不僅自產自用而且還推向市場,這也使得激光器企業遇到了新的挑戰。下文簡單介紹部分自研激光器的設備商。
作為國內激光龍頭,大族激光自產激光器早有經驗,最早的切割用的CO2激光器已經是自產,后來的大族光源事業部成功研發生產皮秒、飛秒激光器、紫外激光器等。前些年大族專門收購了加拿大專業從事特種光纖的Coractive公司,正式宣布開啟自產光纖激光器之路。如今,大族旗下的大族光子專業負責光纖激光器的研發與生產,功率已超過20KW,許多大族的切割機已經用上了自產激光器,減少了對外的采購與依賴。聯贏激光是國內一家優秀的激光焊接設備商,以前YAG激光焊受歡迎的時候,聯贏就已經實現激光器的自研自產自用。后面半導體激光焊接成為趨勢,聯贏又攻關半導體激光器,成功在2020年推出了在國際上亦處于先進水平的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的高功率千瓦級藍光激光器,實測最高輸出功率高達1.1kw。 聯贏激光率先自主研發出高功率千瓦級藍光激光器,填補了國內此領域的空白,標志著我國藍光激光器技術發展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根據海目星官網介紹,海目星具備研發高性能激光器能力,特別是固體紫外激光器,其自主研發的先進激光器,光束質量好。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項名為“紫外激光諧振腔、激光器、及激光加工裝置”,涉及激光技術領域。但是海目星激光目前設備上使用的激光器主要還是依靠外購,自產自用的比重略低。 盛雄激光專業從事超快激光微加工設備,為了突破外國激光器卡脖子,從2020年年底開始,盛雄激光前后投資一億多元用于研發高端激光器。2021年年初,盛雄激光舉全力自研的第一代脈沖激光器功率就有300W,切割效率只有五金刀具的三分之一。2021年底,盛雄激光首次對外向外發布了300W超快紅外皮秒激光器,今年5月份,盛雄激光的大功率300W-500W皮秒激光器還成功導入了B公司和F公司,盈利窗口即將打開。邦德激光是北方規模最大的激光設備商,每年出貨數千臺切割設備,為了節省成本,在市場上取得更優的競爭力,邦德激光啟動了自產光纖激光器的計劃。自冷卻手持激光焊接機采用邦德激光自研激光器,以業界先進的直冷技術,突破風冷、水冷技術局限。除此之外,邦德磁懸浮24000w激光掃描切割機也是采用自研24000w多模塊光纖激光器,該功率目前仍為行業領勢。 逸飛激光是專注于新能源鋰電的激光應用市場,為了配合自家特殊設備的特定場景應用,逸飛推進了自產激光器計劃。據逸飛激光披露,公司目前自產激光器主要用于公司產品設備,2020年到2022年,自產激光器比例分別為51.21%、56.61%、51.33%。德龍激光較早前就設立自研自產固體納秒激光器、超快激光器部門,后來把激光器業務歸到旗下子公司貝林激光。早在 2022 年 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之前,德龍激光子公司貝林激光一直經營核心器件激光器的研發、生產、銷售。 激光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企業的跨界發展、橫向整合、垂直整合是必然現象。設備商企業為了擁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往上游延伸,首先要介入的就是激光器,甚至一些企業連加工頭也自己做了。這就給專業從事激光器的企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從另一個角度看,激光器本身有著一定難度,并且投入研發要求高,不可能有很多設備商有實力去自產激光器。而且,當前激光器國產化已經相對成熟,價格也大幅下降,以銳科激光、創鑫激光、杰普特、凱普林、英諾激光、飛博激光等一大批國內企業在激光器性能與技術上已取得較好突破。在激光這種高精尖技術上,更需要細分化與專業化,從事激光器的企業能夠集中研發與資源投入激光器的開發,激光器企業仍然有良好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