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4年輪的起點,回眸2023年,穿越時光,尋找到那份沉淀的價值,作為“追光人”,您此刻是否也感慨萬千?
的確,2023年,對于激光圈來說,這也是令人頭暈目眩的一年:“內卷”、“價格戰”、“融資潮”、“新賽道”、“出海熱”……這些熱詞,或許是2023年激光行業的濃縮與概括——這當中,雖然有寒意和挑戰,但也蘊藏著希望與機遇!
2023年的激光圈,到底發生了什么?這里,或許會給您答案。《激光制造商情》、激光制造網聯合推出“2023激光力量”年度盤點系列報道,通過宏觀描述和特別觀察,梳理今年以來激光行業發生的重要政策、重大事件、新技術、新賽道等方面,反映2023年激光市場的變化和行業發展的脈動,希望能為所有讀者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思考視角。
今日推出“2023激光力量”年度盤點系列報道第四篇:
年度盤點 | “十大”關鍵詞看2023激光行業眾生相
2023年,可以稱之為一段百年難遇的特殊旅程,后疫情經濟疲軟、地緣沖突危機加劇等一系列全球大變局,使國內和國際市場環境風云涌動、國際貿易形勢的每一項“不確定”因素都可能演變成不利風險,讓我們倍感壓力。回顧剛剛過去的這一年,在激光行業產生影響的事件動向,除了“內卷”,價格戰等寒意十足的字眼,也有“融資潮”、“新賽道”、“出海熱”等充滿希望與機遇的熱詞。梳理代表行業發展情況的“十大關鍵詞”,試圖通過零碎片段拼出這一年的激光風云和行業眾生相。同時,也希望通過梳理可以撥云見月,厘清行業發展的現狀與挑戰,繼而在新一年的“追光之路”上堅定未來,奮勇向前。回顧2023年,“內卷”無疑是激光行業該年度的關鍵字之一。2023年的中國激光行業,全國性的、國際性的、行業性的、地方性的展會、會議、論壇一場接著一場。激光龍頭企業們的“交鋒”也比往年多了不少,無論曾經是否結為盟友,在激烈的產業競爭面前,誰都不遑多讓。在制造端是產能擴張和技術更迭,市場端則是價格競爭。最顯著的表現是,今年激光器的價格競爭惡劣,激光加工設備的報價屢創新低。而這一現象使得一些龍頭企業也叫苦不迭,對于激光產業的“內卷”現象已經習以為常。曾有一位“行業老兵”表示,中國激光企業在過去的幾年“卷”走了海外企業,接下來只能自己人“卷”。在行業“內卷”加劇的背景下,激光龍頭們已經開始做好技術、資金等戰略儲備工作,以迎接新一輪的“廝殺”。激光行業沒有最卷,只有更卷。在“內卷”進行時中,該如何攻與守成為眾多激光企業家2024年不得不繼續面對的“生存命題”。如今行業中出現的產能過快增長、技術迭代以及價格競爭等現象,在產業發展的歷史上都似曾相識。2023年,各地行業龍頭企業都爭搶布局新領域新賽道,大量資本進入新興領域,導致結構性產能過剩,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對經濟發展的帶動性和支撐性不足。有不少企業反映光伏、鋰電池等領域出現產能過剩苗頭,價格大幅下滑,企業增產不增值,部分項目投產后的產能釋放不及預期。激光行業也不例外,頭部企業擴產的勢頭有增無減,隨著新玩家跨界進入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愈演愈烈。新增先進產能和老產能的共存必然帶來價格戰。為了沖業績、搶份額、報價接近成本,一度成為行業現狀。業內不少人士公開表示,產能過剩帶來的“內卷”,影響了行業整體的健康發展。產能過剩本身不是壞事,適度過剩才能引發企業良性競爭。但最怕的就是行業陷入無序競爭狀態,導致風險加劇。唯有專業方能生存、創新才能久遠。在新的一年,希望各個企業找準自己定位,堅持差異化發展,注重技術,提升品牌,百花齊放。激光行業屬于高端制造領域,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和門檻。激光技術被視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技術之一,發展前景廣闊。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規模化生產的發展,激光設備的成本不斷降低,進一步促進其在各行業的應用和普及。過去的一年,激光設備的應用領域正在不斷拓展,新興行業應用大火。2023年,除了傳統的高功率主賽道以外,部分激光器企業如今正在關注厚板焊接、新能源、光伏等風口賽道,特別是細分行業解決方案業務已成為第二增長曲線。激光裝備商也開啟了新賽道的布局,發力高增長高潛力的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等領域,脫離低效競爭圈。過去的一年,尤其是一些頭部企業,努力開辟新賽道、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聚焦人工智能、超高清顯示、半導體等賽道,實施新應用、新賽道的爭先競速。更有企業以核心技術構筑“護城河”,以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前瞻布局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激光行業高質量發展新的動力源。隨著智能制造的加速推進及技術的不斷發展,激光加工技術下游應用深度和廣度將得到進一步的擴展。未來,隨著各項激光加工技術的突破,激光的應用領域將不斷擴大。突破與創新是企業發展永不過時的關鍵詞。2023年,“創新”依然是整個激光行業的主旋律。這一年,眾多激光企業堅持產品革新和技術攻關,持續深耕新技術和新應用,橫向擴展、縱向延伸,戰略布局成果顯著。元器件、控制系統、加工頭、激光器、加工裝備等新品涌現,在行業內屢創佳績,在客戶端備受認可。過去的一年,業內堅持走核心技術路線并將研發成果實現量產的公司,確實享受到了技術的紅利。一批批“專精特新”企業大顯身手,越來越多看似“默默無聞”的激光中小企業在成長、在壯大,在各自的細分領域里成為掌握核心科技的領跑者。無數的激光企業和企業家躬身入局,在各自領域不懈奮斗,技術不斷創新,產品研發屢上新臺階。他們在攻克“卡脖子”技術上勇于發力,在探索“無人區”中敢于先行,為實現中國激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奉獻力量。這一年,激光領域的科學家們主持的一系列前沿科技研究實現了重大創新和突破,一大批科技成果在世界舞臺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中國印記。技術始終是激光企業最尖利的矛。行業發展已轉向爬坡過坎發展階段,迫切需要新技術和重大創新來提質增效,要用應用需求作為牽引,而不僅僅依靠技術驅動。更重要的是,技術創新要與產業應用“雙向奔赴”。2023年,伴隨行業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細分領域激光企業脫穎而出。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已有20余家激光產業鏈企業排隊IPO,涉及企業橫跨激光加工裝備、激光器、激光光學元器件、半導體激光芯片及激光醫療、激光測量、精密激光加工等服務商。2023年有成功IPO的激光企業,有撤回再申請/終止/中止的,也有已踏入輔導期正在IPO路上狂奔的,也有離上市僅差臨門一腳的企業。成功上市的有逸飛激光、波長光電、萊賽激光、華曙高科、茂萊光學、中潤光學、禾賽科技。順利過會的有森峰激光、宏石激光。處于受理/問詢階段的有凱普林、奇致激光、華光光電、海創光電、弘景光電。開啟輔導的有創鑫激光、邦德激光、奔騰激光、牧鐳激光、云嶺光電。從沖刺板塊來看,科創板是激光產業鏈企業的主戰場。同時,創業板和北交所也在擴容。隨著2023年最后一只激光新股萊賽激光壓軸出場,北交所版塊也有了激光企業的身影。激光企業要繼續做大做強,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上市是一條不錯道路,可以在資金上得到充分的保證。但不是每一家企業都能如愿,有些企業上市之路非常坎坷。在此,預祝所有正在上市、計劃上市的企業都能如愿!2023年,業內人士雖言行業不景氣,但激光行業融資市場卻異常火熱。多家激光與光電領域的相關企業完成了新一輪融資。元器件、核心部件、激光器、激光設備等上下游細分領域的企業均受到資本的青睞。總體來看,先進激光制造領域的相關企業表現突出,備受投資者關注。涉及的領域包括超快激光、激光通信、光電子芯片、精密光學、新能源激光設備等多個領域,這些企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其中,超億元、近億元規模的投融資事件頻發,億元融資案主要集中在激光器、光電子芯片、高端激光光源和激光雷達領域,占據了2023年度激光行業的大部分融資份額。從地區來看,江蘇投融資活躍度位居榜首,廣東、北京、上海的公司獲融資總金額最高。北上廣及浙江、湖北地區的公司最受投資機構青睞。其他地區,如山東、安徽、天津等地的投融資活躍度較高。在一些熱門領域,數得上名的標的企業幾乎都被資本盯緊了,已經到了“資金追著企業跑”的程度。同時,我們欣喜地看到,一些發展得比較好的激光企業已化身投資人,借助資本工具孵化激光行業的潛力選手,以擴大自己的產業版圖。伴隨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新鮮出爐,“阿秒光脈沖”進入大眾視線。作為人類目前掌握最快的時間尺度,阿秒光脈沖技術被認為可能代表著物理等多個學科的未來。阿秒脈沖的產生打開了探索微觀電子世界的大門,是人類在理解、掌控物質世界的征途中又一里程碑事件。可以說,被諾貝爾物理學獎垂青的阿秒激光脈沖技術不僅對物理學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對于我們認識乃至改變物質世界,包括對推動化學、醫學、生物學等領域的發展,都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有專家稱,未來,隨著阿秒激光脈沖的進一步研究突破,相關的控制技術以及與量子光學、量子信息處理等方面的正向聯系將進一步促進電子動力學、量子力學等領域的發展。然而,科學的探索永無止境,人們期望能在更精微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上揭示物質世界的奧秘。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未來有望出現比阿秒更短的時間單位,如仄秒、幺秒等正在路上。當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5G技術等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加快融合。從智能化改造,到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再到建設數字化車間、燈塔工廠、智能工廠等,數智化成為各行業轉型升級的破題之舉。在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下,激光企業也在積極探索轉型升級之路。通過引入先進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一些企業建立了燈塔工廠,實現了生產過程的智能化管理和產品的智能化升級。這些燈塔工廠成為引領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同時,在數智化轉型的浪潮下,也為激光制造商開拓新市場、開發新應用提供了新機會。通過激光技術和自動化產線的應用,降低一線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這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而智慧工廠,就是在智能裝備的硬件基礎上,結合工業云平臺、數字孿生系統、機器視覺算法等軟實力,賦能更多制造場景數字化轉型。
最具代表性的是華工科技,以“裝備智能化、產線自動化、工廠數智化”為發展脈絡,面向工程機械、橋梁、船舶等多個重點行業、規劃、實施了40多個智能工廠,為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提供了優質的示范樣本。加快推進數智化,是激光行業升級的必然路徑,也是形成新的增長點的有效途徑。未來,相信會有更多的激光企業著力強化技術、產品布局,強化軟硬件加持,以數智化轉型為機遇,以激光賦能千行百業,匯聚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活力、新動能!提及2023年,對行業影響較大的還有反傾銷事件,其廣度和深度遠超以往。印度全面上調對華激光設備反傾銷稅率,波及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大族粵銘激光集團、大族超能、蘇州松谷智能、亞威股份、通快(中國)、金方圓數控、宏石激光、百超、邦德激光、歐銳激光、金威刻等十幾家激光企業。調整后的稅率為CIF0%~147.20%,涉案產品為激光切割機(LCM),激光打標機(LMM)和激光焊接機(LWM),涉及印度海關編碼84561100、84569090、84622920、84798999、85152190、85158090以及90132000項下的產品。修改后的反傾銷終裁結果,無疑是對中國激光產業的一次新的挑戰。對于印度發起“激光反傾銷”,有企業主表示影響占比較小,而且激光產品以出口全球工業國家為主,其中歐美發達國家占比最高。因此,僅僅印度反傾銷影響有限,但這次印度是決定“對中國的涉案產品征收為期5年的反傾銷稅”,時間較長,依然不可小視。“激光反傾銷”事件,提醒我們產品出口“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重要性。疫情結束,全球經濟抬頭之際,世界工業陸續恢復往日盛景,各行各業的線下貿易恢復如常,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信心和力量。海外市場,作為利潤更優厚的市場,成為中國企業拓展市場的重要戰場。于是,“出海”一詞成為2023年各行各業的關鍵詞之一。回顧2023年,中國的激光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表現越來越搶眼,更多“中國激光”的影子出現在全球市場各個角落。涉足出海業務的激光企業頻頻簽下外貿出口訂單,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把全球巡展之旅寫進年度總結的激光廠商不勝枚舉。在過去一年里,眾多的激光企業在積極參加國內行業展會的同時,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攜多款產品和技術亮相國際舞臺,提升了企業海外市場的品牌知名度,讓海外用戶見證了中國激光技術的進步,進一步推動了“中國激光”的國際化進程。可以預見的是,新的一年將有更多企業力推出海,以尋求巨大的潛在市場。2024,出海掘金去!我們期待能有更多激光企業走出國門,讓中國的激光科技閃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