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編輯推薦

    出海記 | 中國激光大廠“下南洋”

    十一郎 來源:激光制造網2024-03-05 我要評論(0 )   

    出海記/系列報道激光制造網特別策劃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國內市場的競爭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發力海外市場,靠著硬核實力敲開國際市場的大門,尋找新的增長點。這是創...

    出海記 /系列報道

    激光制造網特別策劃

    圖片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國內市場的競爭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發力海外市場,靠著硬核實力敲開國際市場的大門,尋找新的增長點。這是創新求變的最強號角,亦是破浪前行的生動注腳。


    激光制造網特推出“出海記”系列報道,通過激光企業出海案例的講述,呈現中國激光技術在國際市場的亮眼表現,以及企業在“出海”之路上的努力和成果,為“中國激光智造”駛向全球市場帶來某種借鑒和啟示。從個案的觀察和記錄,解析新局勢下激光企業出海的方向與品牌國際化的路徑,與業界同仁共同開啟一場“揚帆之旅”。今日推出“出海記”系列報道第2篇:


    中國激光大廠“下南洋”


    “不出海,就出局”?“出海”,成為2023年中國企業的熱詞之一。

    對于激光企業也不例外——越來越多的中國激光企業紛紛開辟海外市場,尋找新的出路、新的增長點。

    其中,東南亞市場是海外市場最為重要的一站。有激光業內人士稱之為:這是新一輪的“下南洋”——以前是漂洋過海到南洋謀生,現在是“下南洋”謀求新出路。

    2024年3月1日,中國激光巨頭——華工科技舉辦的全球代理商大會上,也提出了“出海戰略”——2024年,華工科技持續加大海外布局,將新增5家海外工廠,3年內,激光裝備業務海外營收占比提升至50%。

    圖片

    事實上,不只是華工科技,更多中國激光企業選擇進入東南亞市場,在印度、泰國、新加坡、印尼等地,活躍著杰普特、銳科激光、海目星、波長光電等來自中國的激光巨頭的身影。

    面對巨量的海外市場,中國激光設備企業跟隨下游終端應用廠商一同“出海”,尤其是在鋰電、光伏、新能源汽車等中國的領先產業的加持下,將為中國激光設備“出海”帶來歷史性的機遇。

    Part. 01

    華工科技加速拓展東南亞等海外版圖


    2024年3月1日,華工科技在武漢舉辦全球代理商大會,來自20余個國家的近60名代理商和行業客戶齊聚光谷。

    圖片

    華工科技在光谷舉辦全球代理商大會


    在當天的全球代理商大會上,一位來自印度客商薩吉斯引人關注,他已經是第三次來武漢。就在一天前,他在印度的團隊售出了兩臺華工科技三維五軸激光切割裝備。 

    “原來銷售的多是基礎產品,比如二維的激光切割機和激光打標機,現在逐漸轉變為技術含量更高的大型裝備和整體解決方案。” 薩吉斯這樣表示。

    事實上,自2008年起,華工科技開拓印度市場,成立本地化的銷售和服務團隊,目前已累計銷售超1000臺智能裝備。

    據介紹,目前,印度正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和3C電子行業,市場潛力巨大。薩吉斯期望,能夠將華工科技成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帶到印度。

    作為中國激光行業首家“走出去”的中國企業,華工科技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堅定不移地走國際化道路。

    2024年,華工科技持續加大海外布局,今年將新增5家海外工廠,激光裝備業務計劃3年內海外營收占比提升至50%。

    而東南亞市場,將是今年重點布局的區域之一。

    據華工科技方面透露,預計今年4月份,華工科技子公司華工激光越南工廠將建成投產,這也是華工激光在海外建設的首家工廠,主要面向東南亞國家。

    緊隨其后,華工激光面向歐洲市場和北美市場的土耳其工廠和墨西哥工廠,也將相繼建成投產。

    “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良的產品與服務是華工科技一切工作的中心。”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介紹,未來,華工科技將進一步加大全球化經營投入,從市場、生產、人才各方面提升海外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為全球化經營打造堅實鏈路。

    圖片

    Part. 02

    印度市場上的“中國激光力量”


    事實上,不只是華工科技,越來越多的中國激光企業也選擇進入東南亞市場,他們大多首站選擇了印度。

    我們通過梳理發現,在東南亞的激光市場中,作為全球經濟新興市場之一的印度,活躍著杰普特、銳科激光、海目星、波長光電等來自中國的激光巨頭的身影。

    2023年底,杰普特加大了對印度、新加坡的技術支持,擬募資12.71億元進行項目擴張,其中海外技術支持和網絡建設項投資總額1.57億元,是用于在印度、新加坡、美國、日本等地建設技術支持及服務網絡。

    海目星則透露,已與印度最大的電池公司之一正式與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該電池廠將發力建立印度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鋰電池量產工廠。

    而銳科激光全力打造全球服務網絡——2023年6月,銳科激光宣布已在印度設立授權服務中心,該服務中心位于印度第七大城市艾哈邁達巴德。

    圖片

    此前,波長光電新加坡子公司與印度合作伙伴共同出資建立印度子公司,經營范圍為制造和銷售光學設備、軟件開發和咨詢等。

    毫無疑問,印度已經成為全球激光市場的重要貢獻者,包括中國激光企業在內的全球的激光企業都密集在印度布局,未來,或將有更多的中國激光企業進軍印度市場,分享印度市場的“大蛋糕”。

    Part. 03

    中國激光大廠“進軍”東南亞


    事實上,隨著中國部分制造業向東南亞轉移,印度、泰國、新加坡、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成為了中國激光大廠布局的重點區域。

    近年來,面對國內激光產業鏈的行業“內卷”和不斷加劇的“價格戰”,不少中國的激光企業欲另尋出路或尋求新的增長點,將目光瞄準海外市場。而鄰近中國的東南亞市場,便成為這些企業“走出去”的重要一站。

    這些來自中國的激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瞄準印度、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通過在于東南亞建廠、設立子公司、辦事處、服務中心等,打入當地市場。

    除了上述的印度市場,不少來自中國的激光大廠大手筆投入重金,布局泰國、新加坡等市場。

    其中,泰國市場是這些出海的激光企業“必爭之地”。

    2023年6月8日,光庫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募集不超過2.8億元用于泰國光庫生產基地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擬通過購置土地及廠房新建生產線,預計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投產,項目投產后,可年產光通訊器件和激光光源模塊284萬件。

    2023年10月22日晚間,聯合光電公告稱,擬在泰國設立控股子公司并投資建設境外生產基地,以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國際競爭力和市場服務能力,投資金額將用于設立子公司、購買固定資產等。

    而銳科激光已在印度、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1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14個服務網點,正在全力打造全球服務網絡。

    此外,長飛光纖在泰國設立長飛國際(泰國)有限公司,仕佳光子投資500萬美元在泰國投資設立海外子公司,騰景科技擬在泰國投資設立子公司……

    而處于東南亞最南端、光電產業發達的新加坡,也備受中國激光企業的青睞。

    帝爾激光在2021年在新加坡投資成立帝爾技術新加坡有限公司,設立的研發和生產中心作為公司中國境外總部。

    2023年底,杰普特在新加坡等地建設技術支持及服務網絡,加大對新加坡等地市場的支持。
    圖片

    Part. 04

     “激光出海”機遇與挑戰并存


    分析人士認為,當下,中國部分制造業向印度等東南亞國家轉移,近年來,這些國家也開始從中國采購激光設備。

    這主要得益于由于中國激光產品的高性價比、越來越精細化的服務、超全的制造業門類、強大靈活的供應鏈、快速崛起的數字化等優勢,市場方面也顯示,這些來自中國的激光產品在當地非常有競爭力。

    通過梳理這些布局東南亞市場的中國激光企業的出海之路,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激光企業或通過設立海外子公司、分公司,或設立海外辦事處、營銷網點、服務站等舉措,征戰海外市場,加速“出海”的步伐。

    確實,中國激光企業通過在海外子公司,或建設新廠,可以更好地適應當地市場的需求和文化,更好地整合當地資源,更直接地參與當地市場的競爭,提高公司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不過,中國激光企業出海既有機遇,也面臨著挑戰:一是“出海”企業的研發能力、技術水平和人才儲備能否跟得上;二是能否克服不同國家和地區存在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三是如何規避法規和政策風險、知識產權等難題,四是如何打造穩定的供應鏈和高效的物流支持等。

    因此,面對機遇與挑戰,中國激光企業“出海”需把握政策方向、夯實產品基礎、增強供應鏈和渠道搭建、迭代合規營銷能力,在風浪中勇毅前行,最終,開辟出屬于中國激光企業的“新大陸”。

    來源:激光制造網 編輯:十一郎


    轉載請注明出處。

    出海記,中國,激光大廠,“下南洋”,光電,激光,激光企業,激光制造,激光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