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隨著二極管泵浦全固態激光器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它在工業、國防科研、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其輸出功率、可靠性要求也不斷提高。作為二極管泵浦全固態激光器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電源,其可靠性、穩定性也就顯得格外重要。二極管泵浦全固態激光器的電源功率較大,輸出為大電流、低電壓,工作脈沖頻率較高(可達1kHz),輸出電流、電壓的穩定性要求很高。微小的電流擾動將影響激光器的出光質量,不當的保護可能引起巨大的損失。針對這些特點,我們選擇功能強大的電源管理芯片MAX1647 作為整個系統控制的核心部分,設計出完全滿足要求的大功率激光器電源。
2 MAX1647 電源管理芯片介紹
MAX1647 是MAXIM 公司的新型電源管理芯片,其內部結構如圖1 所示。它包括兩個調整環,即一個電壓調整環與一個電流調整環,實現恒流與恒壓功能及相互之間的自動轉換;并采用INTEL 系統管理總線(SMBUS)接口,其中內部有一個6 位和一個10 位的D/A 轉換器分別用于電流和電壓的預置;另外,MAX1647提供了最大為4A 的電流輸出。
在MAX1647的電壓調整環中,通過SMBUS總線,經內部10位DAC設置預置電壓,負載電壓與預置電壓通過GMV誤差放大器進行比較放大后的誤差信號輸出到CCV端口,然后送到一個由二選一電路組成的恒流/恒壓自動轉換電路的一個端子上,其中由CCV端口輸出的誤差信號由內部鉗位電路限制在1/4到3/4參考電壓之間的;與電壓調整環工作原理相類似,被鉗位的電流誤差信號由CCI端口送到自動轉換電路的另一個端子上;利用PWM控制器,把電壓/電流誤差信號轉換為脈寬調制信號,用以驅動兩個N溝道MOSFET管,經同步整流、濾波器濾波后,得到所需的輸出信號。
3 激光器電源的設計
根據實際需要設計的激光器電源輸出為60A/150V,恒流、恒壓及相互之間能自動轉換。
3.1整體電路設計
整體電路設計框圖如圖3所示。
MAX1647電源管理芯片是整個系統的控制核心部分,它完成恒流、恒壓及相互之間自動轉換的功能。但MAX1647的最大輸出4A,不足以達到設計要求,因此,把MAX1647的輸出信號經由達林頓管組成的改進型線性主電路,進行電流、電壓放大。在線性主電路中,由達林頓管、霍爾電流/電壓傳感器、MAX1647、及光耦隔離一起構成了電流主調環,保證恒流、恒壓功能。同時增加了由達林頓管、誤差電壓放大、晶閘管控制模塊、晶閘管降壓整流構成的電壓從調環,它把達林頓管壓降與參考電壓進行比較放大,以控制晶閘管觸發模塊,使達林頓管壓降保持在參考電壓附近,大大地降低了達林頓管上的功耗,使電源整體輸出穩定性、效率等有顯著的提高;利用單片機實現電源與機械傳動部分、水冷系統部分以及計算機軟件控制部分的有機結合;利用高性能的霍爾電流、電壓傳感器實現對輸出電流、電壓的實時檢測;液晶顯示模塊實時顯示輸出電壓、電流和有關狀態;整個電路通過光耦和傳感器實現隔離。
4 實驗結果
利用該電路結構,開發9kW半導體激光二極管電源。選用的主要元器件如下:霍爾傳感器選用北京萊姆公司生產的電壓電流傳感器,具有高靈敏度、優良的線性度、極快的響應速度;晶閘管觸發模塊采用山東威海生產的內部帶光電隔離的SCR-JKSK,它的調整性能較好,同時為保證三相平衡,應采用每相單獨調整;達林頓管選用東芝公司的MG75G2YL1A,在應用時注意其電流放大倍數小于20,故應保證驅動電路能提供滿足需要的驅動電流。另外,為了判定故障原因,利用液晶顯示模塊實現顯示電源狀態。
采用PM300儀器測試裝置性能指標為:輸入3相380V,輸出0~160V,0.5~60A,恒壓、恒流,并且相互之間能實現無擾自動轉換,效率為88.5%。
5 結語
利用MAX1647與89C51組成控制電路的核心部分,采用改進型線性結構設計的大功率激光器電源,由于MAX1647具有恒流、恒壓及相互之間自動轉換的功能,一方面,克服了完全用單片機控制帶來的響應速度慢、恒流恒壓特性差、可能出現死機的缺陷;另一方面,又避免了純硬件控制帶來的復雜性,提高了電源的智能性。在激光打標系統中的應用,證明了該電源不僅高效、安全、可靠,而且大大提高了整個系統的智能化程度。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