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激光檢測

    基于IR接近檢測傳感器的收發器設計

    星之球激光 來源:電子愛好者2011-10-17 我要評論(0 )   

    摘要:本文介紹了一個簡單的IR 收發器 設計,所產生的IR信號調制在10kHz載頻,然后用單運放(MAX4230)放大反射信號,該運放同時還配置成二階帶通濾波器,解調10kHz的IR接...

    摘要:本文介紹了一個簡單的IR收發器設計,所產生的IR信號調制在10kHz載頻,然后用單運放(MAX4230)放大反射信號,該運放同時還配置成二階帶通濾波器,解調10kHz的IR接收信號。

        IR接近檢測傳感器廣泛用于檢測物體是否存在、與參照物之間的距離,或同時檢測兩者。具體應用包括:測速、自控式水龍頭、自動計數器或傳送帶物體檢測、打印機紙張邊緣檢測及其它應用。新一代智能手機中同樣采用了接近檢測技術,當手機被壓在人的下顎或耳朵下方時,可自動關閉LCD觸摸屏,避免對觸摸屏的誤操作。

      檢測物體時,接近檢測傳感器首先向目標發射IR (紅外)脈沖,然后“偵聽”反射信號,探測是否存在任何反射脈沖(圖1)。IR LED發射IR信號,任何反射信號可以由IR光電檢測器捕獲。反射信號強度反比于目標和IR收發器之間的距離,距離越近IR反射信號越強,可以校準光電檢測器的輸出,由此判斷目標的準確距離(設定一個距離檢測門限可以判定目標是否存在)。

      

     IR接近檢測傳感器的基本原理 www.elecfans.com


     

      圖1. IR接近檢測傳感器的基本原理

      光電二極管探測目標反射回來的IR信號,也可以檢測到周圍環境產生的IR信號。設計人員需要濾除這些IR噪聲,以避免失效檢測。通用的解決方案是將LED發射的IR信號調制到一個適當頻率,接收器只檢測經過調制的IR信號,確保實際檢測到的信號只來自目標物體的反射。

      圖2所示IR接近檢測傳感器具有簡單的發射和接收電路,發射電路包括一個波長為940nm的IR LED (IR11-21C),按照10kHz的振蕩頻率閉合、斷開。通過調整LED電流控制發射功率,從而控制檢測范圍。為降低功耗,發射電路通常采用占空比較小(典型值為10%)的發射脈沖。

      

    簡單的IR收發器

     

      圖2. 簡單的IR收發器,檢測物體是否存在以及物體與收發器之間的距離。

      接收機電路解調并放大光電二極管(PD15-22C)探測到的IR信號,檢測信號的峰值出現在940nm波長。光電二極管輸出交流耦合到運算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交流耦合允許通過10kHz信號,而由耦合電容建立的300Hz截止頻率將在運算放大器的輸入端抑制直流噪聲和IR背景噪聲。

      這類電路設計中最好選擇低噪聲、帶寬、滿擺幅輸入/輸出運算放大器(MAX4230)進行信號解調和放大。另外,運算放大器優異的RF抑制有助于避免GSM手機中常見的217Hz蜂鳴噪聲。在IR接收器中,運放電路配置成增益為100、中心頻率在10kHz的二階帶通濾波器,使得運算放大器在放大輸入IR信號的同時可以利用其帶通濾波器對輸入IR信號進行解調。

      沒有IR信號輸入時,運算放大器偏置在2.5V。輸入端出現10kHz IR信號時,輸出在2.5V上下變化,動態范圍為5V。運算放大器的輸出驅動簡單的二極管檢波器,檢波電路對10kHz信號整流并提供與信號幅度成比例的直流信號。模擬輸出信號(OUT)的幅度與目標距離IR發射器的遠近成比例。可以直接利用該輸出信號進行檢測,也可以將其送入ADC作進一步處理。在電路的不同節點處測量信號波形,可以清楚地描述電路的運行狀況,圖3給出了距離IR收發器1.2英寸和1.4英寸情況下的信號波形。注意,這些標注了具體編號的波形分別對應于電路的不同節點。

    圖3. 圖中波形由圖2電路產生,分別代表距離IR收發器1.2英寸和1.4英寸的物體的反射信號。

     

      圖3. 圖中波形由圖2電路產生,分別代表距離IR收發器1.2英寸和1.4英寸的物體的反射信號。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