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慶機器人展覽暨產業對接洽談會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行。共有30家國內外知名機器人企業和機器人研發機構的59款100余臺工業、服務、醫療、娛樂機器人參展。同時重慶將推動“機器人創業戰略聯盟”,打造“機器人之都”。
現場亮絕活 人形機器人會23國語言
展覽現場展出新研發的59款上百臺機器人,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娛樂機器人4大類。各款機器人現場“亮絕活”,有人形機器人,外形擬人,能夠人機對話、會說23個國家的語言、識別人臉、自由行走,甚至還能上網收發郵件、跳舞等。
負責機器人軟件開發的東北大學智能機器人研究所助教張大鵬介紹說,這款機器人名叫NAO,具有很高的靈敏度,你與它相處,NAO越能快速感應到你的心情,你的要求,與人展開交流。現在NAO售價15萬,希望能夠批量生產,降低成本,讓NAO真正的走進家庭。
此外,騰訊研發的小Q機器人也在展會亮相,外型同QQ公仔一樣,能夠通過使用者的聲音指令完成電腦操作。比如用戶向小Q機器人說“上網”,機器人就會在電腦上完成該指令,打開電腦網頁;用戶向機器人提問今日天氣如何,機器人也能正確回答。
除娛樂功能外的機器人,現場還有用于工業的挖掘型機器人,也有可能會登月的探測月球表面的月球車,還有能夠代替人進入無法進入的災區,進行災難搜集的機器人。最另類的當屬“烹飪機器人”,只要輸入幾個參數,加入食材,機器人就能自動完成一道菜的制作。魚香肉絲、回鍋肉,機器人都會做,它的設計者劉長發表示,烹飪機器人能做好幾百道菜。
合作研發七大類產品 造“機器人之都”
在隨后的產業對接會上,三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兩江新區世紀創新創業城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重慶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等四方簽署了合作框架性協議,共同發起成立面向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領域的科技創新聯盟。
據重慶市科委表示,合作四方將在兩江新區共同成立機器人技術與產業發展公司,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玩具機器人、軍事機器人、醫療機器人、水下機器人、太空機器人等七大領域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工作。
據悉,到2015年,重慶市機器人生產總值將達到1500億元,建成國內機器人產品最齊全、產業鏈最完整的機器人產業基地,打造中國“機器人之都”。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