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激光電源

    大功率器件的散熱設計

    星之球激光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2011-12-24 我要評論(0 )   

    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功率器件的發熱功耗越來越大、熱流密度不斷增加。產品散熱設計對產品的可靠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要對大功率器件進行良好的散熱設計,首先要...

    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功率器件的發熱功耗越來越大、熱流密度不斷增加。產品散熱設計對產品的可靠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要對大功率器件進行良好的散熱設計,首先要了解功率器件的熱性能指標,然后通過選擇合適的散熱方式,正確的風道設計以及對散熱器進行必要的優化分析,最后規范、正確的安裝散熱器使器件達到最佳的散熱效果。

    1、 器件的熱性能參數
    器件廠家會提供器件的焊接溫度、封裝形式、工作溫度范圍、器件結點溫度限制、內部熱阻等信息,這是參數是進行散熱設計的基礎和前提。下面對一些常用熱參數逐一說明:

    TDP—器件熱耗散功耗,單位W(瓦),表示器件實際發熱量的大小
    Tc--器件殼體溫度,單位℃
    Tj--結點溫度,單位℃。隨著結點溫度的提高,半導體器件性能將會下降。結點溫度超過最大限制,器件壽命極度下降甚至燒毀。這是進行熱設計關注的焦點。
    Ta--環境溫度,單位℃
    Rja--結點到環境的熱阻,單位℃/W
    Rjc--結點到器件殼的熱阻,單位℃/W

    歸根到底,熱設計主要任務是要滿足: Tj< Tj(max)并留有適當的余量(通常要保證有10%以上余量)。

    Tj(max)=P* Rjc+ Tc(max)
    Tc(max)即器件表面的最高溫度,很顯然散熱設計越成功,Tc(max)就會越低。

    2、 散熱方式的選擇

    系統散熱方式的選擇應充分考慮系統的發熱功耗,溫度/體積/重量要求,防護等級,散熱裝置的可操作性,價格等諸多因素,最終選擇最適合自己產品的、有效的散熱方式。 散熱主要分為:自然散熱、強迫風冷。液體冷卻等。目前普遍采用的散熱方式仍然是風冷。下表反映了不同散熱方式狀況下熱流密度與溫升的關系。

    自然散熱:通過空氣的自然對流將熱量帶到周圍空間。這種散熱方式可以用在發熱功率不大,重量,溫度等要求不高的場合。優點:結構簡單、無噪音、價格低廉。
    強迫風冷:對于發熱功耗大的器件,選用強迫風冷是很必要的,尤其配合一些高效能的散熱器可以達到理想的散熱效果。因為強迫風冷換熱效率高,一般是自然散熱方式的數倍。優點:散熱效率高,產品重量可被大幅度降低。

    3、 風機選型以及風道設計

    如果系統采用強迫風冷的散熱方式,選擇合適的散熱風機直接決定了系統散熱狀況。要進行風機選型,首先需要確定系統所需要的散熱風量,通過下面的公式計算:



    其中?T表示了系統進/出風口的溫度差。
    風機的選型要結合系統風量需求、系統阻力、風扇特性曲線等要求進行綜合評估確認。

    強迫風冷系統風道的實際很關鍵,風道一般分為送風和抽風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的優缺點分別是:
    送風方式:
    A、風扇出口附近氣流主要為紊流流動,局部換熱強烈,宜用于發熱器件比較集中的情況,此時必須將風扇的主要出風口對準集中的發熱元件
    B、吹風時將在設備內形成正壓,可以防止縫隙中的灰塵進入設備
    C、風扇將不會受到系統散熱量的影響,工作在在較低的空氣溫度下,風扇壽命較長

    抽風方式:
    A、送風均勻,適用于發熱器件分布比較均勻,風道比較復雜的情況
    B、進入風扇的流動主要為層流狀態
    C、風扇將在出風口高溫氣流下工作,壽命會受影響
    D、系統內形成負壓,縫隙中的灰塵將進入機柜/箱

    4、 散熱器優化
    大功率器件散熱器優化主要是對散熱器基板厚度、齒片厚度,間距,高度,表面處理方式等參數進行優化設計。隨著計算機仿真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可以依托電子熱仿真分析軟件對散熱器進行優化,優化的結果準確、直觀。

    5、 正確的安裝

     

    正確合理的安裝可以保障散熱產品良好的發揮其作用,提升產品整體可靠性。我們知道:在散熱產品安裝過程中主要是要保證器件與散熱器有著良好、充分的表面接觸----使器件與散熱器之間的接觸熱阻盡可能低。

    影響接觸熱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 接觸面平面度
    2、 散熱產品與熱源接觸壓力
    3、 熱界面材料的選用和涂抹
    正確涂抹界面材料建議使用專用治具,可以參考下面的圖片,從而保證熱界面材料均勻,通常厚度需要控制在0.12—0.18mm之間。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