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記者走進位于沈撫新城國家先進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的遼寧遼重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湯智敏的辦公室時,湯智敏正專心地在電腦上弄著文字材料。他說:“正月初七,公司就全部正常上班了,不抓緊不行啊。去年,我公司成功研制并制造出了我國第一臺120噸大型電渣爐,現在公司正在生產制造的是第二臺120噸電渣爐,這臺電渣爐更節能、更高效,買方訂金已經付給我們了,我們正在抓緊生產。另一方面,我在弄些材料,保護公司的自主知識產權。市場競爭,贏的就是技術和實力。”
彎道超越,比的是實力,比的是技術。在沈撫新城,既有在市場上靠規模贏得一席之地的產業,但更多的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含量高,因而排在行業前列的企業。這些產業和企業為沈撫新城的產業發力、超越他人提供了產業支撐。
遼寧遼重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在沈撫新城的企業中規模并不算大,但是因其擁有自主研發隊伍和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走在全國同行業前列,因而在基地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公司成立于2007年,第二年便在公司總設計師、全國電渣爐專家、國務院津貼獲得者湯義忠的帶領下,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為我國重機行業的龍頭老大——中國一重機械制造集團成功制造了全國第一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節能型120噸電渣爐,從而填補了國家100噸級以上電渣爐設備專業化制造的空白。在此基礎上,遼重又研制出第二臺120噸電渣爐,這臺為吉林昊宇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百噸級以上電渣爐更先進、更節能、更高效,是吉林昊宇用于核電產品配套重要特種鋼的來源。早在去年,吉林昊宇就向遼重支付了預付款,正月以來,遼重一邊抓緊時間為該公司制造這臺120噸電渣爐,另一方面,其它訂單也紛至沓來。為中原某大型央企研制的電渣爐,技術交流已完成,即將進入實質性合作階段。
遼重成立不到5年,其研制的電渣爐冶金設備便走在了全國前列,特別是用其企業的冶金設備生產出百噸級特種電渣鋼錠Cr12,國際上只有幾個國家能夠生產。至此,國內擺脫了對外國此種鋼錠的依賴。
“120噸電渣爐是我公司自主擁有知識產權,自主創新研制的冶金設備。一個企業,一項產品,如果想在競爭中獲勝,從我公司的經驗來看,就必須擁有自己的實力,我們的實力就是自主知識產權。目前,我公司擁有1項發明、9個實用新型專利,這就是我們今年企業再上新臺階,領軍行業前茅的制勝武器。”湯智敏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