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型機床行業經過近幾年技術改造,無論是生產能力還是產品技術水平都有長足進步,但是與國外產品相比還有很大不足。國內外機床業的最大差別是,核心運行部件的技術水平和運行速度、產品精度保持性、機床可靠性,以及整體機床制造工藝水平與質量幾個方面。
數控機床的可靠性是高檔重型機床質量的一個關鍵指標。目前,國產數控重型機床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不高于300小時,而進口的高檔重型機床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在2000小時以上(國際標準為800小時),而且,精度的保持性很高。無故障工作時間(MTBF)定義為“產品在規定條件下和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強調產品現場使用或運行過程的實際效果。因此,數控機床的無故障工作時間要客觀反映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故障間隔的真實情況,這是廣大機床用戶真正關心的產品質量屬性。顯然,國產數控重型機床的可靠性水平與國外相比明顯偏低,嚴重影響了國產數控重型機床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國產數控機床的幾何精度和工作精度在試制期間可以達到高于設計標準,但是批量產品中卻無法達到臺臺高精度的要求。而國外企業通過先進的生產制造工藝控制,可實現數控機床的批量高精度出產。國產數控機床從樣品(展品)到商品還有一段距離。
中國重型機床制造企業還缺乏自主創新和基礎理論研究能力。把當今最新的技術和自己新開發的技術以模塊化形式應用到新產品上,這也是中國重型機床的發展趨勢。
新產品開發工作要特別注意:一是深入研究用戶行業產品工藝的特點和要求,結合工藝特點開發出高水平加工設備。二是注重基礎理論的研究工作,加強關鍵零部件的實驗研究,加強對新產品、首臺套整機的運轉試驗和售后跟蹤服務工作。三是加強對新產品的整頓和完善工作,縮小展品到商品和形成產業化的時間。
鏈 接: 日本機床產值何以領先世界
日本是天下經濟強國,也是制造強國。日本的機床行業在20世紀80年代超越德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床生產國。有關人士認為,如果不是受到2009年金融危機的影響,日本機床產值天下第一的地位是很難撼動的。
日本機床注重不竭開拓創新,致力研發天下最新技術,使機床生產歷久處于領先地位。許多分析家認為,日本始終瞄準天下機床生產的最新技術,不竭研究新課題,不竭推出新產品,不竭搶占天下機床生產的科技前沿,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隨著這些研究課題的產生,開發出了一批又一批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的先進機床。進入21世紀,在工業安全和綠色工業成為發展趨勢的情況下,日本機床又把干切和切削處理作為研究的重點,走在了天下的前列。可以說,日本機床業年年都有研究的新課題,年年都推出現代的新技術,年年都開發出技術領先的新產品,推動機床生產的不竭提高。
日本還注重發展對外貿易,不竭加大海外投資,有力地增強了在全球機床市場的競爭力。
日本機床業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吸收或運用別國成果,加快了發展的速度。從早期的近乎“模仿”拷貝,到后來的完全“創新”,逐步前進,發展到質的飛躍。當我們還在進口日本機床解決制造問題時,日本的企業卻已經在想下一步的產品策略。這種不竭追求精益求精品質和創新戰略的精神,正是日本機床領先天下的原因之一。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