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光纖光纜

    光接入:綜合成本再降 FTTH規模應用之路加快(二)

    星之球激光 來源:中國電子報2012-09-18 我要評論(0 )   

    波分復用技術將成中長期選擇 2012年4月,標準組織PSAN確定時分/波分混合PON成為后10G PON的首選方案。 很多專家指出,下一代光接入網的主要變化是波分復用,在10G PON之...

           波分復用技術將成中長期選擇

      2012年4月,標準組織PSAN確定時分/波分混合PON成為后10G PON的首選方案。

      很多專家指出,下一代光接入網的主要變化是波分復用,在10G PON之后,WDM波分技術進入傳統的TDM PON領域。2012年4月,標準組織PSAN確定時分/波分混合PON成為后10G PON的首選方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周小平指出,新的系統需要新器件和模塊,會發生很多變化,首先,傳送用器件下移,從傳送領域自然延伸到接入網。其次,舊器件新應用,如窄范圍可調濾波器等。最后,還會出現更多的新技術、新材料。

      光纖通信技術和網絡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楊鑄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指出波分復用技術必將成為NG-PON(下一代無源光網絡)后10G時代的中長期技術選擇。另外,ITU-T和PSAN已并行啟動XG-PON過渡到40G PON的研究,融合WDM技術的TWDM-PON系統標準化在即,拓展WDM-PON技術的應用場景,發掘推動其發展的新業務,必須破除阻礙前景的三大障礙,即標準缺失、產業鏈不完善和性價比不高,而降低成本將是WDM-PON(下一代的寬帶光接入網)實現規模商用的關鍵,各種技術方案的開發研究都應以此作為指引。

           ODN成FTTH初期投資主體

      ODN網絡是否需要全程可管可控、光配線網的檢測定位是否需要精確化等問題受到關注。

      FTTH的最大難度仍在于入戶端的網絡布線問題,尤其是ODN網絡的建設。在FTTH的網絡中,由于網絡設備組網更加簡單,ODN實際上已經成為網絡投資的主體,在FTTH初期建設投資中占比超過90%。

      光配線網絡的建設目標需要結合建設成本綜合考慮。FTTH的建設仍處于探索階段,對于ODN網絡的建設目標業內也有多種聲音。

      ODN網絡是否需要全程可管可控、光配線網的檢測定位是否需要精確化等問題一直受到設備商的廣泛關注。而這幾方面最終仍是要歸為成本問題。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張成良表示:“FTTH下的ODN規劃建設與質量保證是FTTH優化提升的關鍵,ODN海量光纖的運營維護對相關技術的發展提出重要挑戰,未來FTTx光纖寬帶網絡還需在海量帶寬、高度智能等方面實現突破。”

      企業點評

      烽火:躋身全球光網絡市場十強

      自1999年成立以來,烽火通信就繼承了武漢郵科院在光纖通信技術領域二十余載的技術積累,堅持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通過持續不斷的創新和投入,烽火通信成功推出商用化的100G OTN/DWDM、Tbit PTN等領先產品,而且在全球率先完成單波道超Tbit系統超千公里測試,掌握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不僅保持了中國光網絡設備市場前三強的地位,還成功躋身全球光網絡市場十強行列。在寬帶接入領域,烽火通信已具備從器件、線纜、設備到配套系統的一攬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能力,率先推出新一代10G EPON、XGPON、業界首套WPON系統,其中10G EPON已通過中國電信測試,目前正與武漢電信合作開展下一代寬帶示范網的建設,項目建成后可使接入網速從目前的1Gb/s提高10倍,屆時普通家庭40兆的上網速度指日可待;在光纖光纜領域,建立了從制棒、拉絲到成纜和配套材料的完整產業鏈,形成了立足武漢本部、輻射華東、西南、西北、東北的五大產業基地,已躋身全球十大光纖光纜制造廠商之列。

      為了持續增強公司的技術創新實力,烽火每年將收入的10%用于研究和開發企業獨有的核心技術和行業前瞻技術,以確保“光通信專家”的技術領先位置。今年8月,烽火通過定向增發所募集資金10.06億元,主要用于新一代光傳送網等6個重要項目的研究與開發。此外,公司還動工建設具有世界一流環境和水平的光通信研發中心,努力打造聚合人才、資本、技術、服務等高端產業要素的世界級研發基地。

           華為:末端光接入技術持續創新

      華為在光通信研發領域一直投入重兵,持續創新末端光接入的技術能力,為寬帶用戶規劃一個暢通無阻的金管道。

      2009年,華為公司率先發布10GEPON/10GGPON以及WDMPON樣機,從1G時代領先邁入10G時代;2011年,華為將創新又邁進一步,首個推出光接入40G PON解決方案,實現從10G到40G的轉身。在最后一公里接入的技術上,華為本著保護運營商末端銅線資源以及成本最優的原則,在2010年發布高速率銅線接入技術產品系統級Vectoring,解決了VDSL2的高頻串擾問題,提升銅線接入速率至50M到100M。銅線的提速腳步仍沒有止盡,華為引領G.fast技術不斷優化,將銅線接入能力提升到1G。

      在10G PON產品發布后,華為參與了國內三大運營商以及海外多個大廠的10G PON試點和測試項目,與運營商一起探討10G PON產品引入場景和網絡持續演進的方向。去年華為分享了10G PON下一步演進的思路探討,提出了三條演進路徑,2012年,40G PON堆疊已經成為主流發展方向,NG PON2標準組已經成立,華為作為重要Editor全面參與。由于40G PON技術是堆疊方式實現,在標準上大量可以繼承現有10G GPON,據了解,第一版標準明年年中即可出初稿。同時華為也在思考,由于當前10G PON需求并不是很突出,40G PON是否可以跨越10G PON直接問世?當前這個只是一個初步想法,還待實踐去論證。

      除此之外,在銅線的持續提速上,華為也已經與海外多個大廠進行了聯合測試,從實際的測試結果來看,對于VDSL2串擾和速率改善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中興:力推光接入系統整體解決方案

      當前基于寬帶接入的新業務層出不窮,參照全球范圍內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網絡發展經驗,寬帶提速和綜合業務提供是向業務驅動性網絡轉型的必經之路。中興通訊推出了基于xPON核心技術的新一代FTTx光接入平臺——ZXA10xPON系統。作為固網3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興通訊FTTx光接入平臺將在“后網絡智能化時代”延伸網絡優化的廣度和深度,實現接入層和終端層一體化,打造強大的綜合業務接入平臺,方案不但兼容EPON、GPON、P2P和MSTP等光層技術,還融合了以太網、ADSL2+、VDSL2、VoIP、CATV、TDM、Wi-Fi、藍牙等不同類型的接入技術,提供各種容量的局端設備和系列化的用戶端設備,適應FTTCab、FTTB/C、FTTH和FTTO等各種應用場合,符合末端網絡FMC(固定移動融合)的演進趨勢,充分滿足運營商快捷、方便、靈活地開展各類綜合業務的需求,符合“大局所、廣覆蓋、高帶寬”的建網原則。

      ZXA10無源光網絡系統采用先進的IP+TDM雙背板總線技術和大容量交換芯片,真正實現了系統無阻塞轉發,滿足高帶寬綜合業務的應用,同時EPON和GPON統一平臺支持EPON和GPON線卡的混插,可拓展WiMAX接入,一方面技術演進性較好,保護運營商的投資,另一方面可滿足不同業務需求情況下的靈活接入。該系統提供良好的組播、數據加密、動態帶寬調度和系統互通功能,支持大帶寬的數據和互聯網接入業務、VoIP業務、IPTV和L2VPN、L3VPN業務的開展,并提供良好的QoS與安全性保障,同時支持基于第三波長的CATV視頻業務,所有終端接入業務通過局端設備進行業務匯集和分發,分別分發到PSTN、軟交換網絡、IPTV服務器網絡、CATV RF網絡、Internet網絡、專用網絡等。系統完全采用標準協議和接口,互通性和兼容性較好,避免了不同廠商設備之間互通的障礙,保證了設備廠商之間的公平競爭。#p#分頁標題#e#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