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鉆6000米深井的的“金剛鉆”,用玉米制成的可降解薄膜……記者從11月1日舉行的第14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高校展區發布會上獲悉,一批重點項目將亮相工博會。
上海交通大學與寶鋼科技人員合作,致力于研究鉆探鉆桿相關技術,研發出鉆桿直度檢測裝備、焊縫自動化淬火裝備等,使得鉆桿直度更直、可沖擊韌性更強、壽命更長,已獲授權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17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借助這些技術,成功鉆出數百口深度6000米以上的超深井,成為名副其實的“金剛鉆”,大大推動了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
纖維越細,織成的布料手感越柔順。東華大學研究團隊完成“高品質超細旦滌綸長絲關鍵技術開發項目”,制出的單絲直徑只有頭發絲的二十分之一,紡成的面料具有良好的防雨、透氣、去污等功能。該項目獲得授權專利44項,已投入產業應用,自2008年以來,新增產值56.7億元,出口創匯1.9億美元,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華東理工大學以玉米為原料,研制出完全可降解薄膜。該技術使得現有聚乳酸塑料(玉米塑料)變得更薄,成本僅為普通塑料薄膜的1.3倍,普通家庭都可以承受。這種薄膜空氣透過率低、水蒸氣透過率高,有利于抑制植物呼吸和微生物生長,起到減緩植物腐爛的作用,特別適合于蔬菜的保鮮。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