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數控機床

    高端機床突破引領制造業轉型

    星之球激光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2012-11-05 我要評論(0 )   

    機床是裝備制造業的工作母機,高端機床是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利器,沒有高端機床就難有高端裝備制造業。 中國正處在工業轉型的歷史關口,由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前方...

           機床是裝備制造業的“工作母機”,高端機床是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利器”,沒有高端機床就難有高端裝備制造業。

      中國正處在工業轉型的歷史關口,由“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前方面臨著多重挑戰,機床尤其是高端機床的技術突破就是一個必須越過的門檻。

      作為裝備制造業的“裝備”,機床是先進制造技術的載體和裝備工業的基本生產手段,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設備,一直被業內視為制造業的工作母機,而以高檔數控機床為代表的先進裝備制造業更是衡量國家工業現代化的標志。

      今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組織制定的《“數控一代”裝備創新工程行動計劃》提出,經過十年時間的努力,數控技術和裝置要普遍推廣應用并實現產業化,裝備技術水平和附加值顯著提升,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帶動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

      實踐中,國內機床產業的領軍企業沈陽機床(000410,股吧)集團在高端機床研制中已走出了具有開拓意義的一步,該集團自主研發的飛陽數控系統安裝在廣東、遼寧企業的400多臺高、中檔數控機床上,自2011年運行以來性能穩定可靠,解決了外國“大腦”指揮中國數控機床的“體、腦”分離的弊端,使核心部件不再依賴國外廠商的控制和壟斷,而且縮小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業內專家分析,目前,從總體上看,國產機床技術瓶頸尚待突破,中高端市場份額占有不足、整體品牌形象還有待提升,國內機床企業應繼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實現由大而不強向既大又強的方向轉變。



      機床產業快速發展高端仍有短板

      進入21世紀,我國實施振興裝備制造業戰略,將發展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裝備和數控系統及功能部件列為16項重點振興領域之一。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場的拉動下,特別是汽車工業快速擴張,機床產品市場興旺。

      自2002年開始,中國連續8年成為世界機床消費第一大國、機床進口第一大國,國產機床所占比重逐年提升。2011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400多億元,同比增長32.5%。

      國內機床產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難題。“整機依賴進口、關鍵功能件和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尤其是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的產業化進程緩慢。”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工信部賽迪智庫裝備工業研究所副所長左世全如此判斷國內高端機床的現狀。

      由于高端機床研制能力落后,部分重點行業所需機床仍為西方控制,譬如在航空發動機、汽車發動機、船用柴油機和核電機組制造等核心制造領域,依然以進口為主。

      左世全表示,機床是裝備制造業的“工作母機”,而高端機床則可以稱為工作母機中的“戰斗機”,是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利器”,它擔負著為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其他高端裝備制造業提供高科技生產設備的重任。“我國高端機床大規模依靠進口,高端裝備制造業也就受制于人,要發展高精尖的裝備制造業,必須首先發展更加高精尖的機床制造業。”他說。

      左世全進一步分析,高端機床持續依賴國外的隱患有二:一是,歐美國家推行“再工業化”戰略,會更嚴格地限制高端精密機床核心技術向中國輸出,使得我國裝備制造業由大變強面臨很大瓶頸;二是,歐美國家重視對可能用于軍工生產的高端機床的出口限制,有可能延緩我國軍工產品升級換代步伐,從而可能影響我國國防安全。

      業內專家分析,沈陽機床集團高端機床方面的突破,使我國擁有了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控機床“大腦”,對推進產業化意義重大。不過,總體上而言,高端機床領域,國外企業仍占據優勢。

      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11年,我國進口金屬加工機床金額達132.4億美元,同比增長40.6%。這些進口機床都是高端機床,主要用于高端裝備制造業。

      專家指出,國產高端機床性能落后,主要是由于核心技術、先進材料等都需要從國外進口。為縮小中國高端機床核心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左世全認為要在四個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提高產學研用結合程度。目前大部分高校和科研機構受限于項目資金,研究持續性不好。而國外企業通常具有明顯的研究方向和持續的目標,產學研用配合較好,產業化全方位優勢能得到體現。下一步要在提高研究持續性上有所作為。

      二是提高突破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意識與動力。我國大多數機床企業對主機生產更加重視,投資者也大多扎堆整機生產,配件產品生產不受重視。將來一定要在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上取得突破。

      三是培育關鍵技術和高端人才,加大社會資本投入,提高基礎研究水平,擴大產業化規模。

      四是進一步完善政策,鼓勵自主創新產品應用,擺脫對國外產品的依賴。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