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測試測量

    哈工大與國網研制的光學電流互感器成功投運

    星之球激光 來源:中國儲能網2012-12-01 我要評論(0 )   

    11月28日,42臺外卡式 光學 電流互感器在遼寧省朝陽市何家220kV變電站投入運行,成為哈工大與國網公司聯合研制的第四個光學電流互感器整站工程。 何家220kV變電站具有重...

            11月28日,42臺外卡式光學電流互感器在遼寧省朝陽市何家220kV變電站投入運行,成為哈工大與國網公司聯合研制的第四個光學電流互感器整站工程。

      何家220kV變電站具有重要的智能電網技術引領價值。該站是國家電網公司智能變電站試點工程,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外卡式光學電流互感器技術和站內集中式網絡保護技術。該技術受到國家電網公司有關專家和領導的一致好評,被認為是封閉電器電流互感器的發展方向。

      外卡式光學電流互感器巧妙利用磁光玻璃電流傳感的結構特點,采取雙半環卡箍結構,在罐式斷路器、封閉組合電器(GIS)等封閉電器的低壓殼體外部安裝,開辟了封閉電器電流傳感的嶄新技術方向,突破了西門子、ABB等國外企業倡導的嵌入到封閉電器內部的傳統方式,依靠技術進步打破了國外對電力裝備技術的主導和統轄局面。基于Faraday(法拉第)磁旋光效應,外卡式光學電流互感器測量準確,滿足智能電網高精度穩態和暫態測量需求;體積小、重量輕、寄生集成,符合智能變電站一次設備發展趨勢;具有高壓非接觸性,可帶電檢修,運行安全性更好;卡箍在封閉電器殼體外部,安裝、檢修和替換更便捷。

      據了解,自1991年起,電氣學院郭志忠教授的研究團隊潛心研究光學原理的電流傳感技術,先后提出了自愈光學電流傳感技術、容錯光學電流傳感技術、非接觸光連接技術、差分消振技術和御磁技術。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構思和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光學電流外卡傳感技術。外卡式與已實用化的支柱式、懸掛式和組合式一起,使哈工大具備了光學電流互感器的全面解決方案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