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激光/放大光源產生的光線在自然界原本不存在,高強度光等激發物質被輸入激光腔后,形成激光發射或激光輸出。雖然輸出的是光,但是激光/放大光與太陽光或燈泡發出的光有很大區別。因此,由于激光/放大光的特殊性,通常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激光/放大光源能夠產生人眼看得到的高強度單色光,激光/放大光源還具有干涉性,即所有光波的相位彼此相同,具有干涉性的光比同樣波長和強度的光要危險的多,準直光束或從出光孔射出后發散較少的光束即使在距離出光孔較遠的地方也存在危險。
危害
通常一提起激光的危害,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是眼睛,但是我們下面要講的不僅僅是激光產品對人眼的危害,還有其它危害。IPG的半導體激光器產品產生的波長范圍為980 nm,摻鐿激光器和放大器產生的波長范圍為1060 nm,拉曼激光器和放大器產生的波長范圍為1400nm,摻鉺激光器和放大器約為1550 nm,摻銩激光器和放大器產生的波長范圍為2000nm。另外, IPG 也提供980nm以下光源。
人眼的危害
人眼暴露在激光下會受到傷害,激光對用戶眼睛的傷害取決于激光的波長和輸出功率大小:
可見光(400 ~700nm)和近紅外(700 ~1400nm)光束能夠透過瞳孔聚焦于視網膜,從而對視網膜、視神經和眼睛的中心部分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通常,波長范圍在400~ 700nm之間的光(紫色光和紅色光)不會給人眼造成傷害,不幸的是,波長接近1400nm的光也能能夠穿透眼睛,給視網膜和視神經帶來很大威脅
非近紅外波長的不可見光會給眼睛的外部造成損傷,紫外線輻射(180 ~400nm)會傷害角膜和晶體,中紅外輻射(IR-B,1400 ~ 3000nm)可能穿透眼睛表面造成白內障,遠紅外光(IR-C, 3000nm ~ 1mm) 可損壞眼睛的外表面或角膜。
用戶應該注意各種角度的二次光束,二次光束可能存在于工作表面或附近,它是主光束經過各種表面的鏡面反射形成的。雖然二次光束比激光器發射的總能量要小,但其強度也會足以給眼睛造成傷害因此,在激光系統的安裝過程中應該注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