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報道,斯諾登揭發的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棱鏡”(PRISM)計劃只是美國政府整個廣闊情報網冰山一角,實際的監控規模令人震驚,該社引述多名情報專家證實,布什政府在“911”恐襲后,授權國安局開始秘密監控經加州舊金山接入美國的海底光纖,提取大量的數據,包括電話及互聯網通信等,即所有在互聯網公司服務器內的信息一早已被情報機關審查。
美聯社訪問多個通訊及情報專家,指出2001年“911”恐襲后,布什政府授權國安局開始秘密監控經加州舊金山接入美國的海底光纖電纜,當數據進入及離開美國時,就會被復制下來,傳送到國安局進行分析,而有關數據包括電郵、電話和視訊通話、上網紀錄,甚至銀行交易紀錄。
05年曾報道無巨大回響
事實上,《紐約時報》2005年曾報道此事,但未有引起巨大回響,布什政府只推托這是“監視恐怖份子的計劃”,但熟悉有前美國官員透露,當局雖按例不可竊取美國人通訊內容,但儲存這些數據的期限則沒有限制,政府可將其儲存在特定的服務器,一旦懷疑某些資料與犯罪行為有關,便可申請法庭搜令將資料解密。美聯社指出,這令美國人憂慮,國會日后若宣布受某些國安問題威脅,就可能會取回多年前的紀錄,有機會造成人心恐慌。
美聯社又指出,“棱鏡”計劃的作用,就是協助當局將收集的大量數據整合,成為有用情報線索,當局會再向互聯網公司索取通訊內容和詳細數據作調查,換言之民眾的通訊數據在進入互聯網公司服務器前,早已墮入情報部門的法眼。
值得一提的是國會2007年通過保護美國法案(The Protect America Act),將“棱鏡”計劃的前身納入法律框架,而當年仍是參議員的總統奧巴馬,曾在該議案投反對票,當時直言:“在我們珍惜的自由和向我們提供保護之間,這個政府選了一個錯誤的選擇。”但他現時在“棱鏡”計劃被揭穿后,則贊揚計劃有效保護美國安全。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