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信光電線纜產業峰會11月2日在湖北武漢舉行。面對我國光纖光纜市場形勢的日益嚴峻,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成為我國光電線纜企業應對挑戰的重要舉措。
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我國光電線纜產業逐步發展壯大,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并成為全球的光纖光纜制造中心。產品研發實力也顯著提升,市場地位大大增強,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國內光纖市場份額超過70%,海外品牌影響力也在不斷上升。這些成就的取得與我國信息通信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我國光纖光纜人的奮斗拼搏密不可分。盡管如此,我國光纖光纜行業也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市場形勢。首先是光纖光纜產能嚴重過剩,有數據顯示,今年產能過剩程度將達50%,導致光纖光纜價格持續下滑,企業利潤率大為降低。其次,核心技術、原材料供應受制于人,導致企業利潤大量流向海外。第三,新產品開發力度不足,導致企業競爭力難以進一步提升。面對市場的嚴峻形勢,我國主要光纖光纜企業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情況采取了多種應對措施,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舉措就是加大國際市場的開拓力度。
開拓國際市場被認為是消化我國過剩的光纖光纜產能的必由之路。長飛公司總裁莊丹認為,目前,全球不同地區光纖網絡發展的不平衡昭示著更大的市場空間。我國企業應瞄準人口分布密集的亞太地區市場以及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南美等潛力市場,抓住全球信息產業發展的機遇。富通集團副總裁徐建忠認為,富通通過國際合作,在日本投資,在泰國建廠,加大出口力度的國際化之路是一種成功的嘗試。亨通光電董事長高安敏也認為,我國光纖光纜企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和足夠大的規模,加之技術及管理能力的增強,國際理念和人才培養的強化,當前我國光纖光纜企業“走出去”的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亨通也通過“借船出海”、“造船出海”等多種形式進行了許多成功的嘗試。
企業家普遍認為,我國光纖光纜產業的國際化雖然面臨許多挑戰,但國際化是各個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然選擇。各個企業必須基于現實條件不懈地推進國際化的步伐,開闊視野,創新思路,努力發揮后發優勢。此外,企業間還應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加強合作,共同開辟我國光纖光纜產業的新局面。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