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光纖光纜

    產學研企協同創新:長飛光纖光纜制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星之球激光 來源:OFweek光通訊網2014-04-23 我要評論(0 )   

    光纖是現代通信領域最主要的傳輸介質,全世界80%以上的信息都由光纖傳送,在信息和材料領域中的作用日趨重要。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高技術水平...

       光纖是現代通信領域最主要的傳輸介質,全世界80%以上的信息都由光纖傳送,在信息和材料領域中的作用日趨重要。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高技術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光纖光纜是信息產業尤其是寬帶傳輸網的基礎。光纖光纜制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工作,緊密圍繞我國寬帶傳輸網、光纖到戶(FTTH)、三網融合以及面向云計算數據傳輸所需的大容量高速率光纖制備技術,探尋開發功能性光纖預制棒制備技術和特種光纖光纜制備技術,并將研究成果盡快應用于上述信息領域。

      一、簡介

      光纖光纜制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在長飛公司研發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2010年5月通過專家論證,2010年12月被科技部批準籌建,2011年1月實驗室開始建設。實驗室本著“邊建設、邊研究、邊開放”的原則,在2011年5月成立并召開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明確了實驗室研究方向、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對外交流、創新性研究等建設任務,制定了實驗室開放管理辦法,2011年6月正式向國內外開放。2013年7月13日,長飛“光纖光纜制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驗收。現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為中科院院士簡水生教授,實驗室主任羅杰博士。

      以下述五個方面為主要研究內容:

      (1)通信光纖制造技術。包括光纖預制棒外包材料應用技術,合成石英關鍵原材料的國產化、PCVD+OVD直接外包沉積工藝、PCVD+VAD直接外包沉積工藝。

      (2)特種光纖和應用技術。包括高速光通信色散補償光纖、光纖陀螺用保偏光纖、稀土摻雜光纖(光纖激光器和放大器)。

      (3)光纖器件及光纖傳感應用技術。包括色散補償器和保偏光纖環、光纖光柵等光纖器件、光纖傳感技術及工程應用關鍵光纖器件。

      (4)微波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設備(PCVD)等關鍵設備開發。包括高功率微波應用技術、大尺寸等離子體諧振腔、微波等離子體應用在線檢測技術等。

      (5)特種光纜制造技術。包括各種應用環境的光纜結構設計、工藝開發、光纜特性以及光纜應用的研究。

      從實驗室開始建設以來,科研工作在以下幾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實驗室集中了長飛公司相關專業最優秀的研發人員,并配置了完整、齊備的實驗儀器和設備。承接了9項國家科研課題和22項自主項目,課題項目均進展順利;現已申請專利44項;申請PCT 7項;在各類刊物和國際會議發表論文達35篇;主持修訂ITU-T標準2項、主持制定CCSA標準3項。

      2011年3月,彎曲不敏感單模光纖(G.657單模光纖)通過湖北省科技成果鑒定;

      低水峰光纖制備關鍵技術及應用 獲2010年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大尺寸光纖預制棒制備技術和產業化創新工程 獲2010年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接入網用彎曲不敏感單模光纖光纜及關鍵制備技術與應用 獲2011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1年8月,G.657單模光纖被科技部授予“國家重點新產品”。

      2013年2月8日,一項基于新型多芯光子晶體光纖的高功率超連續光纖激光器的研究成果的論文——《A compact seven-co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 supercontinuum source with 42.3W output power》被國際重要學術期刊《激光物理學快報》接收并發表,這種新型多芯光子晶體光纖為高功率超連續光纖激光器的實現提供了光纖材料基礎。

      承辦技術研討會

      2011年7月12日至7月14日,實驗室聯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承辦了2011年ICAIT(先進信息技術國際會議)。該研討會以“新型光纖技術及其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為主題,邀請到了包括中國工程院趙梓森院士,美國工程院Peter C. Schultz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David Richardson院士等在內的11位國內外業界知名專家做了專題報告,涵蓋了超低衰減光纖研究進展、超低衰減光纖在新一代光纖通信系統中的應用、光纖電流互感器、光纖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等內容。

      2013年11月12—15日,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長飛公司光纖光纜制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承辦了全球三大光通信會議之一——2013年度亞洲光纖通信與光電國際會議(ACP’2013)暨2013年度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國際學術會議(IPOC’2013)。

      實驗室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和產、學、研、企合作,對新型光纖制備技術及應用的發展和產業化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實驗室擁有一批由資深海內外專家、博士、碩士等各類人才組成的技術梯隊,輔以企業外聘技術專家,有著較強的自主科研開發能力,并能將各項研究成果較快地轉化為生產力。技術中心擁有享受各級政府津貼、博士、高級技術職稱的高級專家29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長江學者等外聘專家5人,以及獲得“國家友誼獎”、“國際合作獎”的全職外籍專家1人。

      在依托單位長飛公司的有力支持下,實驗室將始終圍繞國家的戰略目標,立足創新的基礎研究,加強實驗研究與理論研究的結合。進一步加強實驗室硬件設施建設,抓緊技術人才隊伍的建設。在光纖預制棒外包材料應用技術、合成石英關鍵原材料的國產化、PCVD+OVD直接外包沉積工藝、PCVD+VAD直接外包沉積工藝、特種光纖研制和應用技術、光纖器件應用技術、特種光纜制造技術、光纖光纜可靠性檢測技術等方面完成既定目標。與此同時,進一步加大對外交流的工作力度,充分發揮實驗室創新平臺的作用。

      二、研究方向

      1、光纖技術研究

      光纖新材料與波導結構基礎研究

      光纖設計和模擬

      高速大容量超長距離傳輸新型光纖

      低成本光纖預制棒制備技術

      大尺寸高沉積速率PCVD工藝技術

      光纖高速拉絲技術

      2、光纜技術研究

      光纖到戶(FTTx)技術及其光纜系列產品

      ODN產品和解決方案

      數據中心光纜解決方案

      綜合布線技術

      特種光纜

      新型光纜制備技術

      3、設備技術研究

      設備集成技術

      新工藝設備平臺技術

      微波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技術

      高速拉絲設備技術

      PCVD設備技術

      4、光纖應用技術研究室

      稀土摻雜光纖

      光子晶體光纖及應用

      高精度陀螺保偏光纖

      特種光纖產品制備技術

      特種光纖測試技術

      光纖傳感技術

      特種光纖器件

      特種光纖應用集成技術

      5、測試中心

      光纖光纜性能測試方法

      新型光纖的測試技術

      特種光纖測試技術

      光纖光纜可靠性測試

      光纖傳輸性能和應用性能測試

      測試方法和標準#p#分頁標題#e#

      特種光纖應用集成技術

      三、科研平臺

      依托長飛公司建設的光纖光纜制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制棒、拉伸、拉絲、成纜、光纖光纜測試、光纖應用以及關鍵裝備技術等方面,擁有比較齊全的先進的科研平臺和系統,實驗室儀器設備原值達數億元。其中:

      ① 在制棒研究方面,擁有四大工藝平臺、系統或技術和工藝研究,能自主研制PCVD工藝設備;擁有不同芯棒拉伸的工藝平臺及技術。

      ② 在拉絲研究方面,擁有并能自主研制不同功能的拉絲系統、篩選設備、以及自動控制軟件體系,能滿足速度為50-2000 m/min的拉絲研究需要。

      ③ 在成纜研究方面,擁有能滿足常規光纖、特種光纖及一些新型光纖的各種成纜研究需要的平臺和測試系統。

      ④ 在光纖應用研究方面,擁有全光纖電流互感器、拉曼測溫傳感器、光纖光柵傳感器、高功率激光性能及光纖光纖合束等方面的科研平臺或測試系統。

      ⑤ 在測試技術研究方面,擁有齊全的光纖常規測試的研究平臺,包括光學、幾何、力學、環境及可靠性等;同時,還擁有光子晶體光學、保偏光纖、摻稀土光學等特種光纖測試的研究平臺或系統。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