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光纖光纜
我國光纖光纜發展現狀解讀:產業將迎來發展拐點
星之球激光 來源:通信世界網2015-10-20
我要評論(0 )
在提速降費、寬帶中國、運營商光纖化改造等背景下,我國光纖光纜產業發展將迎來哪些發展機遇?目前我國光纖光纜研發技術處于何等水平?下一代光纖光纜技術將走向何...
在“提速降費”、“寬帶中國”、運營商光纖化改造等背景下,我國光纖光纜產業發展將迎來哪些發展機遇?目前我國光纖光纜研發技術處于何等水平?下一代光纖光纜技術將走向何方?超100G時代即將到來,整個光纖光纜產業鏈該如何轉型?針對這一系列問題,烽火通信的李威就我國光纖光纜產業發展的話題進行了深入闡述。
記者:運營商大規模光改,光纖光纜產業將迎來發展拐點?
李威:國內光纖光纜建設始于1987年寧漢工程,從寧漢光纜工程到1998年的蘭西拉光纜工程,在原郵電部主導下,相繼完成了22條光纜干線、總長33000公里的“八橫八縱”大容量光纖通信干線傳輸網建設,這一階段的光纜目前依然是國家光通信的核心傳輸媒介。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進步,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業務的飛速發展,早期的光纜已經不能適應現實的需要。主要表現在光纜線路使用壽命到期和技術性能落后兩個方面:一方面,按照IEC標準規定,光纜壽命為25年,目前的骨干光纜線路最短的服役期17年,最長的服役期已經28年,到了逐步更新換代的時間節點,同時,線路上的接頭盒等配套設施老化、纖改等引起的斷線率提高、不明原因的故障大大增加,使運維成本顯著上升,所以從物理壽命來看,線路都已經到了需要更換的程度。另一方面,早期骨干光纖的色散、衰減、使用波長范圍、纖芯數等技術指標已不能適應100G、400G甚至更大容量的傳輸系統,而提速降費、寬帶中國等政策又倒逼運營商加緊進行骨干光纖網的更新換代工作。隨著互聯網、云計算的發展,光通信技術在工業信息化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平臺作用,國家相繼提出寬帶中國、提速降費等宏觀舉措。
近幾年,運營商的光纖光纜招標量一次次刷新采購記錄。從市場需求看,中國移動2015-2016年的光纖光纜集采量為9452萬芯公里,2015年預計三大運營商的光纖光纜需求總量約1.6億芯公里(移動9000萬芯公里、電信4000萬芯公里、聯通3000萬芯公里)。整個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的局面,給光棒、光纖、光纜、接頭盒、光纖光纜原材料等全產業鏈帶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記者:我國光纖光纜研發技術處于何等水平?
李威:以前國內光纖光纜廠商的發展方向是做大做強,現在則轉為做強做大,進一步是做強做專,在專業高度上有自己的話語權。我國光纖光纜廠商已經具備自己的發展方向,在引導產業發展上正在向著自己所認定的方向前進,
我國普通光纖的產能已經連續三年占據全球產能的50%以上,質量和價格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據CRU報告稱,2014年中國的光纖產能突破1.7億芯公里,占全球產能的54.7%;光棒的產能達到1.6億芯公里,占全球產能的43%。
烽火具有四十多年的光纖技術研發歷史,開發出中國第一根實用化光纖,承擔了我國光纖技術研究的90%以上的重大課題,開發出了高性能的光纖關鍵技術、制造工藝和成套裝備,先后獲評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其中低損耗大有效面積單模光纖、超強抗彎光纖等先進光纖技術,以及高速拉絲塔技術獲專家院士高度評價,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烽火首創的三步法的光纖預制棒工藝,填補了我國光棒工藝的原創性研究空白。
在特種光纖方面,烽火近年來還相繼承接了多項特種光纖研究的973和863國家重大課題。開發出高可靠、高性能的細徑保偏光纖,一致性好、溫度性能優異的摻鐿光纖等系列特種光纖,打破西方封鎖,助力我國高端軍工裝備的研制取得良好進展,獲得了總裝備部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在特種光纖技術的研究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運營商的光纖化改造有如下趨勢:(一)從技術層面講,低損耗、低色散、大芯數光纖光纜將會逐漸普及應用,以適應未來400G傳輸系統的需要;同時早期的低價采購策略會有所修正,重新回到質量與成本兼顧的軌道上來; (二)從應用層面講,高效、快速、方便維護相關的技術得到推廣,預端接光纜、快速接續裝置、干式結構光纜等產品市場規模在穩步擴大; (三)從政策層面講,多網合一、寬帶提速降費迫使運營商在光纖化建設時,相互之間更加注重協同發展,比如廣電系統與電信行業的深度整合。此外,運營商在實際的光纖化改造過程中也會注重引進來、走出去,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
記者:超100G時代即將到來,整個光纖光纜產業鏈應如何轉型?
李威:針對超100G來說,聯通已經開始相關嘗試,針對新型光纖光纜的一干二干試點應用測試已經開始。
光纖產品方面,目前在衰減、色散和模場直徑等參數方面,會逐漸收緊要求,減少離散范圍。后續以超低損耗G.654.E為代表的大有效面積新型光纖將在綜合考慮行業發展水平,中國企業研發進展,國際標準成熟度和經濟成本的前提下逐步部署。
光纜產品方面,針對4G/5G的室內敷設光纖光纜產品將有一個較大的增長,輕型化的用戶接入光纜也會穩定和標準化。室外應用中GYTA、GYTS結構仍然是主流。專業應用中的傳感安防控制光纖會顯著增加。
記者:光纖光纜企業走出去需練好哪些硬功?
李威:隨著近幾年國內各大廠家光纖光纜產能(包括預制棒)不斷提升,國內市場早已經飽和,競爭已經白惡化。光纜同質化,低價競爭,已經給所有的廠家都造成嚴重傷害。“國際化”給光纖光纜廠家帶來一條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通過走出海外,利用中國制造的綜合優勢獲取訂單。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壯大自己,同時可以在不斷競爭中找到未來行業的發展方向。
為順利開拓國際市場,我國光纖光纜企業在“國際化”道路上需要練好內功,需要加大對市場的投入,有長期投入的準備。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