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激光組件與材料

    韓國反省關鍵材料被日本掐脖子,期望更多國產化

    來源:環球時報2019-07-09 我要評論(0 )   

    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劉 晨日本上周生效的高科技原材料輸韓限令引發韓國高度關注。韓國總統文在寅8日首次就日本限制對韓國出口公

     

    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劉 晨

    日本上周生效的高科技原材料輸韓限令引發韓國高度關注。韓國總統文在寅8日首次就日本限制對韓國出口公開講話,稱此舉將全球供應鏈置于危險境地。考慮到韓國半導體企業的相關材料庫存僅能使用2-4周,突如其來的原料“卡脖子”也令韓媒關注本國關鍵產業對日依賴問題。

    韓企損失以萬億計算

    “一旦韓國半導體企業停產,僅3天的損失就可能高達7萬億韓元。”韓國《文化日報》8日的報道稱,隨著日本從4日開始正式對韓國半導體企業必需的3種物資實施準入制度,韓日貿易糾紛進入對峙局面。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和相關企業傳出消息稱,目前日方規定的三種產品對韓限制產品——用來生產電視機和智能手機顯示屏的氟聚酰亞胺、生產半導體所必需的光刻膠和俗稱“蝕刻氣體”的高純度氟化氫目前均處于通關中斷狀態。

    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半導體生產過程的特性,即使是短暫的停電也會造成巨額損失,原材料中斷供應將帶來以萬億韓元為單位計算的損失。

    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相關人士稱,去年3月三星電子平澤半導體工廠的30分鐘停電事造成的損失就高達500億韓元,如果停產3天將導致超過7萬億韓元的損失。

    貿易逆差源自技術差距

    自韓日兩國1965年建交以來,韓國對日貿易一直呈現逆差態勢,而且短期內難以看到扭轉跡象。韓國《中央日報》8日報道稱,截至去年,韓國對日貿易逆差規模累計高達6046億美元。去年韓國對各主要貿易國家的貿易逆差中,對日貿易逆差規模最大,達240.8億美元。排名緊隨其后的依次為三個中東原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223.8億美元)、卡塔爾(157.7億美元)和科威特(115.4億美元)。

    韓國《亞洲日報》稱,在韓國去年各領域貿易逆差中,核反應堆、鍋爐、機械器具(85.7億美元);光學儀器、精密儀器(35.7億美元);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生產設備、電子設備芯片和控制器等進口產品為逆差主因。這些領域日貨占據壓倒性市場份額,且難以迅速國產。韓國在對日貿易中順差最大的品類是礦物型燃料、天然珍珠與貴金屬、魚貝類等,都是日本可以輕易找到替代來源的產品。

    韓媒分析稱,韓日貿易巨額逆差的主要問題是技術差距。韓國半導體和顯示器產業規模雖然不斷擴大但在關鍵領域依賴日本,而且多是需要長時間技術積累才能生產的零部件和材料產品。延世大學經濟系教授成太胤表示,“如果投入資金就能解決問題,問題早就已經解決了”,“這里存在人才和技術學習的問題,是一個長期課題”。

    尋找新來源

    被日本“卡脖子”,迫使韓國轉向中國找希望。韓國統計廳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韓國進口的日本制造業原材料比例為15.9%,與2010年同期25.5%的比例相比下降近10%。從2014年一季度開始,中國超越日本成為韓國制造業原材料最大來源地。今年一季度來自中國的原材料占韓國進口總量的25.8%,遠超第二位日本的15.9%。

    有專家指出,雖然日本原材料總體比例在下降,中國的原材料也在替換,但在一些需要高科技的核心原材料方面,即使日本的價高,韓國也無法找到替代來源。但同時有聲音認為,隨著日本在關鍵原材料上卡韓國脖子,未來韓國相關領域的國產化或將進一步提高。韓國產業研究院金養朋研究員表示,韓國對日本的高純度氟化氫依賴度高達80%-90%并非完全是技術原因,而是韓日兩國此前在產業供應鏈上已經形成信賴關系,因此“雖然馬上就找到替代來源還有困難,但無論如何韓國企業會另起爐灶尋找新的來源。”

    轉載請注明出處。

    半導體材料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