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國家海洋局組織的監測隊啟航開赴西太平洋實施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此次任務計劃時間30天,航程約5000海里。據本航次首席科學家楊緒林研究員介紹,本航次開展針對海洋放射性污染的現場監測、預測預警工作,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海洋放射性監測以及相關的海洋生物、化學及動力場環境等海洋環境要素綜合監測。為科學評估放射性物質對我國管轄海域及鄰近海域的影響提供基礎數據。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王飛表示,組織實施西太平洋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的目的是通過在西太平洋海域開展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了解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對日本以東海域海洋核污染的狀況,分析評估其對我國管轄海域及鄰近大洋海洋環境的可能影響。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