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汽車制造

    比亞迪暴漲三大“隱情”

    激光制造網通訊員 來源:第一財經報2011-07-07 我要評論(0 )   

    巴菲特概念股 比亞迪 (002594.SZ,01211.HK)登陸A股后立即遭遇各路資金追捧,連續四個交易日飆漲之后,昨日沖高回落。比亞迪當日上漲1.06%,報收33.4元;H股則已連續下...

    K圖 002594_2


      巴菲特概念股比亞迪(002594.SZ,01211.HK)登陸A股后立即遭遇各路資金追捧,連續四個交易日飆漲之后,昨日沖高回落。比亞迪當日上漲1.06%,報收33.4元;H股則已連續下跌兩日,昨日跌3.16%,報收26.05港元。

      有分析人士認為,前期比亞迪暴漲有三大“隱情”:推高比亞迪股價,使認購新股的收益提高,未來新股高價發行可能“復辟”;大資金或通過炒作A股帶動H股上升,在香港市場通過杠桿操作獲利;而通過做多比亞迪拉升中小板,持有大量中小板股份的機構,可以趁成交量增大出貨。由于公司一季度業績欠佳,不排除比亞迪會發布上半年盈利預警。

      上漲三大“隱情”

       此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獲悉,《北京市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方案》已于近日通過工信部等四部委審批。一位券商分析師表 示,北京新能源汽車新政對比亞迪的貢獻還有待驗證,但各類資金對于比亞迪新能源概念的炒作已經積聚了不少風險,而比亞迪上市首日上漲,也有回補較低發行價 的關系。另一方面,對比亞迪的炒作有利于提高中小板整體估值,從而提高認購新股的收益,近日多家新股上市后暴漲,會重燃資金認購新股熱潮,新股高價發行有 可能“復辟”一段時間。不過從中長期來看,認購新股的收益率會回到比較合理的水平。

      一位港股私募基金經理則認為,相信有大資金在香港買 入比亞迪的認購權證(“窩輪”),或者通過融資大量買入比亞迪以后,通過炒作A股拉抬H股股價,從而使得比亞迪正股和權證價格暴漲而獲利;由于比亞迪在深 圳和香港的流通股本相差很遠,比亞迪在深交所上市股份的流通市值只有21億元,而在港交所則達到593億港元,因此相比而言A股更容易炒作。

      另一方面,近日鋰電概念的炒作氛圍也有所回落,多家上市公司股價紛紛下滑,昨日路翔股份(002192.SZ)跌1.89%、中信國安(000839.SZ)跌0.85%、西部礦業(601168.SH)跌0.26%,杉杉股份(600884.SH)跌0.46%。

       深圳一位私募基金研究員表示,鋰電概念的炒作已經進入尾聲,資金買入力度不如以前,鋰電板塊或將進入調整,由于鋰電產業前景依然未明朗,此次炒作很可能 是曇花一現。該人士還表示,由于此前有不少機構的資金套牢于中小板和創業板,通過炒作增加市場成交量,部分機構也可以趁機出貨止損。

      有研究員認為:

      公司或發半年業績預警

      6月29日,比亞迪公告稱,今年第一季度,其未經審計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7億元,同比下降84.35%,按A股發行后股本計算的基本每股收益為0.11元。比亞迪表示,第一季度業績同比下降幅度較大,主要是由于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停止,以及市場競爭加劇導致汽車銷量下跌所致。

       上述私募研究員也認為,比亞迪第一季度的業績下滑甚多,加上近日降價促銷的行動較多,毛利率的下滑很可能帶動整體業績不佳;上半年已經過去,盡管比亞迪 要到8月22日才正式公布半年業績,但不排除很快就會發布盈利預警的公告,一旦有類似公告,市場或許會出現恐慌性拋售。

      國信證券汽車與汽車零部件行業分析師左濤表示,比亞迪面臨的各種風險包括汽車行業需求下滑時間幅度超預期;新能源汽車推廣速度低于預期以及原材料價格波動及供應風險。

      左濤認為,2011年鼓勵汽車消費相關政策退出、部分城市“治堵限購”,加上油價上漲、日本地震等 因素綜合作用下,汽車行業需求出現下滑,自主品牌受油價、政策等因素影響相對較大,因此壓力也相對較大。另外,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新能源汽車發 展的政策,同時也大力推進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但目前新能源汽車整體上仍存在著購買成本較高、基礎設施不健全、消費者接受度不高等問題,整體銷量特別是私人 購車銷量較低。如新能源汽車整體推廣速度低于預期,將對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電站等業務發展構成影響。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