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激光針灸?激光針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了解:
一、什么是灸?
灸是中醫學中的一種傳統理療手段,它是通過經絡腧穴系統這一特殊傳遞途徑,使能量輸入,引起人體“應激反應”來進行肌體自我調節,疏通臟腑,平衡陰陽。人 們所熟悉針灸、艾灸等都是灸療的常見方法。研究表明,灸對人體的免疫功能,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內分泌等都有調節作用。
二、什么是激光針灸及其特點:
激光灸又稱激光穴位照射、激光針、光針、光灸等,是以激光為能量,通過低功率激光束直接刺激穴區表面或深部從而防治病癥的灸療法,是當代科學技術與古老的傳統針灸學的結合。從已有的實踐看,它具有下列特點:
(1)無痛:低能量激光是用微細的光束照射穴位,且輕微柔和,易于接受。
(2)無菌:激光束照射穴位只觸及體表,激光束本身不但不會將細菌帶入而且還有直接或間接滅菌的作用。
(3)無損傷:激光束只是照射穴位,不會對體表造面損害。相反,在皮膚破損,潰瘍和粘膜部位,用激光束,反而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可消炎止痛,促進炎癥消退和潰瘍愈合。
(4)簡便安全:操作簡單,易于掌握,便于攜帶。
(5)治療作用廣:激光是光能,激光作穴位刺激時,即能穿透皮表,具有針刺的特點;又可使局部穴位的溫度提高,即光能轉化為熱能,兼具針炙和溫灸的作用,應用更為廣泛。
三、紅外激光的物理性質
在光譜中波長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稱為紅外(線)光,紅外光是不可見光,也被稱為熱輻射。醫用紅外光可分為兩類:近紅外(本產品)與遠紅外線。
近紅外線光或稱短波紅外光,波長0.76~1.5微米,穿入人體組織較深約5~10毫米;遠紅外線或稱長波紅外光,波長1.5~400微米,多被表層皮膚吸收,穿透組織深度小于2毫米。
紅外激光是將單色高強度紅外光聚焦,其可以產生超強光學針灸效果。
四、紅外激光的生理作用和治療作用
(1)人體對紅外線的反射和吸收:紅外線照射人體體表后,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皮膚吸收。皮膚對紅外線的反射程度與色素沉著的狀況有關,用近紅外波長 的紅外線照射時,無色素沉著的皮膚反射其能量約60%;而有色素沉著的皮膚反射其能量約40%。而長波紅外線照射時,絕大部分被反射和淺層皮膚組織吸收; 短波紅外線部分透入組織最深,穿透深度可達10毫米,能直接作用到皮膚的血管、淋巴管、神經末梢及其他皮下組織。
(2)紅外線的治療作用: 傳統理療紅外線治療作用的基礎是溫熱效應,其照射面積較大無重點突出。本技術產品是以照射穴位點為目標.在紅外激光照射下,毛 細血管逐漸擴張,血流加快,物質代謝增強,組織細胞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紅外線治療慢性炎癥時,改善血液循環,增加細胞的吞噬功能,消除腫脹,促進炎癥消 散。紅外線可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有鎮痛、解除橫紋肌和平滑肌痙攣以及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同時還可以起到減肥、美容等作用。
(3) 本技術使用紅外激光技術,其以半導體激光器為核心,利用中醫針灸學穴位醫學原理,使其在不接觸人體皮膚狀態下,通過紅外激光聚焦能量,刺激人體皮下針灸穴位,從而達到保健治療效果.由于本技術不直接穿透皮膚,不會造成外傷感染。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