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激光醫學的發展,其在癌癥治療中的地位已被肯定,在一些癌癥治療上的應用已達20年之久。激光可切割腫瘤又具有止血作用,應用高功率聚焦激光直接輻照腫瘤,還能使癌組織迅速變為蒸氣和霧,從而消除癌腫。在醫學領域,科學家預測,未來基于激光治療癌癥,將會帶來革命性的篇章,而且還可為各國的健康保險制度省去一大筆開支。
其中光動力學的治療方法是采用一種藥物使癌細胞對光非常敏感,當激光直射病灶區域,該藥物即會積極反應而摧毀癌細胞。這種激光治療方法大多用于皮膚癌,也用于腦癌的治療。醫生說,光動力學的治療不像化學療法,其優勢一方面是不產生副作用;另一方面,放射線對病人不能多次照射,而激光可不止一次地使用。
在過去的五六年里,激光用于治療癌癥的技術有了非常大的改進,以至于現在許多不同的醫院都能夠采用,但是針對每一種形式的癌癥還不適合對癥治療。目前,激光在腫瘤臨床方面的應用主要限于體表腫瘤(如皮膚癌、陰莖癌等)及腔道內腫瘤(如食管癌、直腸癌等),在治療內臟腫瘤方面尚在探索階段。
展望未來,英國敦提大學生物影像部的主管哈里·莫斯利教授說,診斷學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領域,其中激光扮演著挑大梁的角色。早期的診斷是我們通過激光照亮身體的某個地方來看其反應,分辨細微的變化來反饋病人體內是否有癌癥狀況,并通過分析改進和完善診斷。
英國格洛斯特郡皇家醫院生物成像研究集團的尼克·斯通教授肯定了采用激光診斷方式的重要性。他說:“它將會帶來與以往顯著不同的效果,提供大量有關身體里不正常細胞的信息。我們可以利用激光做出快速診斷,這會為英國國民健康保險制度節省很多開銷。還可以減輕病人的痛苦,不必再通過做什么活體組織的檢查來找出是否有病變的征兆。”
同時,科學家通過激光造影技術獲得了一個新視角來觀察疾病是如何形成的,細胞又是如何阻擊疾病的。科學家稱,未來通過這項技術獲得的知識將在臨床上幫助醫生根據個體所需來定制藥物,這種個性化醫療可以保證有效的抵御個體癌癥,而且副作用最小。
盧瑟福阿普爾頓實驗室一直致力深入研究激光設備,該中心的凱瑟林·蘭開斯特博士說:“激光是巨大的傳感器。”目前她正傾心投入一項新的研發——激光鑷子的研究。醫學專家用這種由兩束激光組成的特殊鑷子,能夠控制和移動在顯微鏡下的粒子,以便隔離一些個體細胞。蘭開斯特博士說:“激光還可以提供一種加速粒子的廉價方式。”該技術有潛力減少常規加速器的大小。這種便攜的機器可以為醫療提供許多應用,包括對于癌癥的治療。只要技術保持不斷的發展,激光將會繼續在未來的醫學中扮演重要角色。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