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切割技術引入國內市場短短十余年時間里,經過內地企業的消化和吸收,市場涌現出一大批自主品牌,借助早期進口設備的高端定位,不少初涉數控激光切割機行業的生產企業賺的盆滿菠滿,但技術的不成熟和市場多品牌的競爭,使得市場出現降價風潮,不少生產企業打著三萬元一臺龍門切割機的廣告以劣質產品充斥市場,進一步導致了市場降價與產品劣質的惡性循環。曾有印度企業訂購十余臺小型數控激光切割機,其售價累計還不及一臺進口龍門切割機,這成為國內市場的一個笑談。但笑過之后卻也引人反思:誰在用中國制造?為什么是他們?
回首2011年中國數控激光切割機出口的狀況,有豐收的喜悅,也有艱難的體會,形形色色的現象紛呈。閱盡國內眾多數控激光切割機品牌的出口形式,國產品牌的低價形象正為世界所熟悉,但如何走出低價這一迷區,還是一段漫長的旅程。
中國數控激光切割機產品在國際上的品牌形象,曾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過去幾年中,經常有人以此詬病。應該肯定的是,跟自己比、跟過去比,我們的產品還是有很大的進步。比如說奇瑞汽車在印尼、巴西等國家獲得好評,品牌知名度、美譽度日漸提升。但是,從工程機械、汽車產品的主要出口國來看,還是集中在俄羅斯、中東、南美、東南亞等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價格優勢還是中國數控激光切割機產品的主要優勢。
以今年出口形勢比較紅火的便攜式數控切割機產品,2011年上半年便攜式數控切割機出口的平均單價為1.1萬美元/臺,比2010年同期的0.98臺提高了0.12萬美元;上半年龍門式數控切割機出口的平均單價為3.58萬美元/臺,比2010年同期的2.98萬美元/臺,提高了0.6萬美元等。進步是值得肯定的,但就目前形勢看,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出口產品中中低檔產品仍占較大比重。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