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賽維40條生產線全面停產,天長市“光伏產業基地”停產率達到80%,全國光伏十強企業華順、百盛等也大幅減產……昨天,筆者從商務廳獲悉,歐盟對華光伏反傾銷案涉及我省近30家光伏企業,5家主要涉案企業直接涉案金額就高達6000萬美元,我省或將因此減少5億光伏出口額。
現狀:產品價格降至不到3成
安徽旭騰光伏電力有限公司,是一家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研發生產企業,歐洲市場出口額占該公司出口市場的80%。受此影響,去年至今,公司產量只占產能的10%,工廠處于停產邊緣狀態。
不僅如此,合肥賽維40條生產線全面停產;天長市“光伏產業基地”22家光伏企業中超過15家已經停產,停產率達到80%,正在運營的全國光伏十強企業華順、百盛等也大幅減產……產品價格大幅下滑,從上游的硅片到中游的電池片環節再到終端組件價格全線下降。其中電池組件產品銷售價格從2011年初的1.7-1.6歐元/瓦降到現在的0.42歐元/瓦,不到原來的3成,匯率也從9.2降到現在的7.95。
據商務廳初步統計,今年1-8月,我省遭遇貿易摩擦的光伏產品出口達8220萬美元,5家主要涉案企業涉案金額就高達6000萬美元。如果歐盟裁決懲罰性反傾銷稅,按年均出口額估算,將影響我省今后5年年均過億美元的光伏產品出口。
困局:一窩蜂擴張,造成呆賬壞賬
“目前,我省很多光伏企業都面臨著規模小、生產成本高、產品競爭力低等問題,并由此陷入生存艱難的窘境。”商務廳工作人員告訴筆者,光伏產業的不均衡發展,一窩蜂地低成本擴張,大量低價競爭,對國外市場依賴度過大,成了造成當前困境的主要原因。
“企業在大規模發展的過程中不做詳細的市場論證和規劃,走低成本擴張路已經使我們面臨太多的風險。”他說,目前我省光伏企業面臨的問題是,同質化產品較多,缺乏競爭力,缺乏好項目和融資平臺,先進技術得不到應用,影響產業發展。
此外,很多光伏項目的融資與地方政府補貼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光伏企業的倒閉不僅影響就業,還可能造成地方政府的呆賬和壞賬,甚至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他認為,我省光伏產業整合中應注重中小企業的優勢資源。
出路:產業整合,抱團過寒冬
值得注意的是,在寒冬的大環境下,我省部分光伏企業出貨量有增無減。如安徽中南光電、淮南日芯等企業,大都在逆勢中保持穩定,并有小幅上揚。
“新能源產業從發生、發展到壯大,離不開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政府的正確的引導。”該廳工作人員認為,一方面需要政府將政策支持和補貼用在產業鏈研發和終端利用環節,把設備制造留給市場;另一方面,企業也要加快產品結構升級,提高產品競爭力,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
“產業面臨調整的同時也增強了企業的危機意識。面對這種局面,企業抱團共渡光伏寒冬,成了急需面對的問題。”調整出口策略。加快境外投資建廠,轉移國內過剩產能,同時加快啟動國內市場。#p#分頁標題#e#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