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LED顯示屏技術升級方向分析(二)

    星之球激光 來源:與非網2012-12-12 我要評論(0 )   

    4、 LED封裝 上考慮直接封裝散熱材料 現在開發設計的大尺寸LED背光源產品,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散熱問題。直下式LED大尺寸背光源,有一定量的混光高度,對散熱...

            4、LED封裝上考慮直接封裝散熱材料

            現在開發設計的大尺寸LED背光源產品,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散熱問題。直下式LED大尺寸背光源,有一定量的混光高度,對散熱有一定的幫助,并且在整個的LED大板上會相應的做散熱板,達到散熱效果。由于現在LED燈的功率比較高,并且有一定的能量以熱的形式釋放,而背光源對熱信賴性要求比較嚴格,過熱影響電路元器件性能、降低LED燈的發光效率、膜材方面產生褶皺現象造成背光源mura(不均勻,有斑點)不良、背光源局部溫度過熱,在模塊做老化試驗的時候產生液晶工作不穩定現象。而現在開發量產的大尺寸LED側發光式背光源,要求燈條數量減少,燈的功率加大,對LED燈條的散熱要求更高。現在的技術是燈條使用鋁基板,燈條在組裝到背光源上需要散熱條,結構方面要配合更好散熱,但后期隨著燈條的減少,相應燈的數量減少,燈的亮度增加,對現有技術是一個挑戰。后期的趨勢集中在LED的發光效率上,發光效率越高,產生的熱越低。從LED燈封裝技術上考慮,直接把散熱材料封裝到內,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隨著封裝技術的提高,LED燈的散熱會更好。并且現在各個LED廠家都在研究LED燈的模塊,該種技術是把多個芯片封裝在一個模塊下,并相應做散熱處理,在Lightbar模塊中混光達到最佳狀態,并且使用陶瓷封裝更好散熱,功率提升向100lm/W方向發展。
      

      5、直下式超薄技術

      現階段,大尺寸直下式LED背光源正在向大尺寸側入式LED背光源發展,遵循低碳、綠色、環保、超薄、高色彩的顯示要求,側入式LED背光源在后期的動態區域控制背光源達不到最佳值,需要在直下式背光源技術上做到更薄。通過對LGP的微結構處理,并且在導光板上做印刷,使LED燈在最短距離達到混光要求,并且提高光源在LGP的傳輸效率,改變原有側入式由于長距離傳輸所帶來的光損失的問題。在大尺寸直下式背光源做到超薄的同時,完成localdimming技術,達到低功耗要求,并且在直下式技術基礎上使用RGB LED或者高功率白光LED(RGB熒光粉),達到超薄、低功耗、高色彩的背光源產品。

      6、供應鏈上中下游間日益完善

      隨著大尺寸電視背光源技術的發展,LED逐漸取代CCFL,在筆記本電腦中,LED已經大量使用,Monitor方面也在迅速增量。LED燈的供應是現在大家關注的問題,現在背光源大廠都相應與#p#分頁標題#e#LED封裝廠綁定,或者背光源廠有自己的LED封裝廠,在供應鏈問題上,背光源大廠都在考慮把LED封裝廠納為自己的合作伙伴。全球專利芯片的供不應求,如有自己的LED廠,在供應鏈上就要有一定的優勢。隨著大尺寸LED背光源的發展,LED燈的需求越來越大,怎樣選擇LED燈以及怎樣與LED燈廠合作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7、新技術不斷涌現

      由于Lightbar上多顆LED代替1根CCFL燈管,要求每顆LED燈的亮度與色度都在同一個Rank(范圍)值中,這就增加了LED的成本。LED由于芯片、混入的熒光粉、封裝技術,分成了多個亮度檔,更多的色塊,而各個背光源廠家量產要求都不同,只是所有分塊中的一小部分,這樣封裝出來的產品就會有一大部分廢掉,增加了成本費用。現在一些廠家推出同樣亮度檔的基礎上色度混頻技術,達到白光現象,并且背光源狀態下是所要求的色度范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現在直下式LED背光源下,通過localdimming技術,利用電路驅動,完成不同亮度、不同色度的混頻技術,滿足量產需求,成功降低LED成本費用。

      現階段正在研發的新背光源還有很多種,日本有公司成功開發了一款采用碳納米管的場發射型高亮度背光燈,適用于LCDW(寬屏液晶)等大屏顯示器。除了高發光效 率、低能耗和高亮度發光外,它還具有無汞、長壽命及高速響應等特點。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