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白光有機發光二極管的基礎研究”項目、“無機功能材料的理論研究與性質預測”項目雙雙獲得2012年度吉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據介紹,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具有低耗、環保、安全等特點,被業界普遍認為是目前最理想和最有發展前景的照明技術之一。近年來,白光OLED研究已取得顯著進展,但還需進一步提高器件的性能,特別是高亮度下的功率效率和壽命。同時,白光OLED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
為此,長春應化所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白光OLED的材料、界面、器件結構和發光機制,重點探索了能提高載流子注入的電極修飾技術和能提高載流子傳輸的有機半導體電子摻雜技術,設計了新型有效的白光發光層結構和疊層器件的電荷產生層結構,優化了器件的制備工藝,全面提高了白光器件的發光效率和穩定性,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熒光型、全磷光型、熒光/磷光混合型白光OLED以及疊層白光OLED。
同時,研究人員還開發出3英寸白光OLED照明面板,并成功試制出白光OLED照明燈具,實現了白光OLED從基礎研究向應用研究的重大轉變,為OLED照明產業化奠定了基礎。
此外,復雜體系的理論研究一直是計算材料學中的難點課題。目前很多研究材料性質的理論模型只適用于二元體系,但很多功能材料都是復雜多元體系,比如發光材料、磁性材料等,這限制了它們的應用。
長春應化所另一組科研人員從化學鍵出發,提出了適合復雜體系的理論研究方法。利用方法,研究者可以將任何一個復雜多元晶體分解為二元晶體之和,通過分析二元晶體的性質,對復雜多元晶體的性質加以研究。該方法使得前人的理論可以推廣到多元復雜晶體,極大地擴展了功能材料的應用范圍。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