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煤礦、石油、冶金部門設備都工作在惡劣的環境,從而導致磨損、腐蝕嚴重。主要設備有以下特點:a、比較龐大;b、價格昂貴;c、裝卸困難;d、保養維修工作量大。在設備因磨損損壞而停止運行時,經濟損失巨大,而表面技術在解決零部件磨損和腐蝕方面的應用中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因而在國內外已得到廣泛應用。
水泥機械行業。各類破碎機主軸軸承位;動鄂承孔;各類輸送風機主軸(如羅茨風機);各類電機轉子軸承位;磨機、減速機齒輪軸軸承位;羅旋絞刀的羅旋面,塔基、隔倉板、襯板沖刷面的強化加強壽命等等的表面處理和修復,很多磨損均可現場修復。
電力機械行業。汽輪發電機缸體面變形修復。電機轉子軸承位,裝葉片凸緣槽配合位超差修復;勵磁機整流子經碳刷摩擦,產生不良接觸和不均勻磨損的修復,同時提高耐磨性,延長使用壽命,替代原修復工藝車削的落后手段。電機轉子軸,端蓋的配合失效(跑圓,尺寸超差等)均可修復。大型電機現場不拆卸修復;風機軸軸承配合位的修復。
加工機械修復各類機床導軌面由于使用時進鐵削等異物導致的損傷、拉傷、碰傷、凹坑等失效均能現場進行不解體修復,修復后達到機床導軌精度。
汽車、汽車配件修理。機械液壓系統(各類液壓泵、馬達、柱塞、閥等),傳動系統(包括發動機,傳動軸等)修復。
印刷行業。印刷機在使用中,其主件滾筒因油墨藥液腐蝕兩端需要維修(或意外鉻傷、劃痕等),如德國海德堡,羅蘭;日本小森;米勒、普蘭內塔、三菱、哈里斯等世界名牌膠印機等機型,國產如北人系列等的滾筒,等難買配件的修復。
各類模具的損傷、拉傷、塌角、碰傷、凹坑等導致模具失效均能修復和不解體現場修復。修復后模具不退火,不咬邊,不變形,結合強度可與基體媲美,修復后材質和硬度可根據模具基體選擇。
紡織機械。其設備的使用特點是利用率高,工作場地充滿易燃物,現場不允許使用明火作業。表面技術在紡織行業中不僅可用來恢復各種軸類、滑塊、羅拉、電動機、軸承、各種類型的套筒、端蓋以及齒輪孔的超差和表面強化,而且可以進行現場修復和不解體修復,減少停機損失,縮短維修周期,為紡織行業設備的維護保養提供了一種新的手段。
造紙行業。設備長期在高溫、潮濕、腐蝕性的環境下工作,腐蝕和磨損比較嚴重。表面技術在造紙設備上的應用可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是造紙機械升級換代的技術措施之一,在國際和國內獲得廣泛應用。
各類進口、國產的鑄造、鍛造機械的液壓柱塞及各類配件磨損的修復。
加工超差。生產機械零部件的過程中,由于工人的操作疏忽、量具的誤差、機械的故障等原因,使加工件超出公差。
轉載請注明出處。